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课题总结
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小学思政“话题式”教学研究
一、研究进展与活动概述
2025年是本课题深入推进的关键一年。课题组围绕“话题式教学与思维品质培育”核心主题,系统开展了理论研学、课堂实践、资源建设与成果提炼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1. 理论研学系统化
依托中国知网等平台,按月组织专题文献学习,内容涵盖话题设计、思维触发策略、话题链逻辑建构、思维可视化工具等,逐步形成课题组内部的理论共识,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2. 课堂实践深耕化
本年度共开展多次课题研讨课,如《我们神圣的国土》《聚焦郑和七航壮举,勇担民族复兴使命》等,聚焦“集体意识”“规则认同”“文化自信”等主题,通过“一课多磨”“同课异构”等方式,逐步形成“话题链—问题串—思维阶”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发展。
3. 平台建设与过程管理
完善课题专题网站与QQ群功能,实现资源共建、过程留痕、成果共享。每月更新活动简报、教学设计、反思日志等,建立电子档案库,为结题验收奠定基础。
二、主要成果汇总
理论成果初显:完成课例分析与教学论文。
课例资源丰富:开发并优化《我们神圣的国土》《聚焦郑和七航壮举,勇担民族复兴使命》等新课例,积累了一批具有思维张力的典型课例。
教学模式初步成型:提炼出“话题链—问题串—思维阶”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完善。
平台与机制建设:建成课题网站与QQ群,实现常态化交流与资源共享,提升课题研究的协同性与透明度。
结题准备有序推进:桌子收准备阶段研究成果汇编与结题报告。
三、存在问题与反思
尽管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理论深度有待加强:理论学习仍偏碎片化,缺乏系统整合与本土化转化。
话题设计思维含量不足:部分话题仍停留在认知表层,未能有效激发高阶思维。
四、改进方向
1. 深化理论引领
制定“共读+研讨”双轨学习机制,每学期精读1—2本专业著作,结合课例开展深度剖析,提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
2. 优化话题设计
开展“思维层级型话题设计”专题研究,围绕“理解—分析—评价—创造”设计递进式子话题系统,提升话题的思维挑战性。
3. 构建思维评价体系
开发《课堂思维表现观察量表》,结合AI课堂分析工具,实现思维过程的可视化追踪与评价。
4. 强化成果转化
按学段明确思维训练重点,低段侧重归因与共情思维,高段侧重辩证与决策思维,推动研究成果落地课堂。
五、结语
2025年,课题组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深耕中不断前行,初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话题式”教学路径。未来将继续以思维品质培育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小学思政课堂向更深、更活、更实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