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研究学期汇报表

作者: 时间:2025-09-26 点击数: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立项课题研究学期汇报表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

课题名称

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小学思政“话题式”教学研究

主持

陈靓

课题

编号

2022/LX/02/034/03

承担

单位

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

立项

时间

2023.2


课题级别

(打“√”选择)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规划

课题


教研

课题


重点

课题


立项

课题

一、本学期历次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1. 借助知网平台——深化理论研学

本学期,课题组将继续依托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按月开展专题理论研学活动,系统梳理与话题式教学思维品质培育相关的高质量文献,结合小学思政课特点进行深度解读与内化。

9月: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话题式教学中的思维触发策略》,重点探讨如何通过话题设计激活学生的高阶思维。

10月:研读《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政课话题链设计研究》,聚焦话题之间的逻辑关联与思维递进关系。

11月:学习《思维可视化工具在话题式教学中的运用》,探索如何借助思维导图、论证图等工具提升学生的思维条理性。

12月:整合前期学习成果,组织话题式教学与思维品质培育专题研讨会,形成课题组内部理论共识。

2. 聚焦课堂实践——开展课例深耕

本学期计划开展2-3次课题研讨课,围绕集体意识”“规则认同”“文化自信等核心主题,设计具有思维张力的话题链,推动学生从被动应答转向主动探问

由课题组老师轮流执教,重点展示子话题的梯度设计、课堂对话的思维深度以及学生思维过程的外显化。

每次课后组织专题评课,邀请校内外专家参与点评,重点关注:话题是否真正激发思维?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可见?教师如何回应并推进学生的思维进展?

通过一课多磨”“同课异构等方式,积累典型课例,形成可推广的话题式教课堂操作指南。

3. 优化网络平台——强化过程管理
进一步完善课题专题网站与QQ群功能,实现资源共建、过程留痕、成果共享

每月更新网站内容,包括活动简报、教学设计、反思日志、学生思维成果展示等,增强课题的可见性与互动性。

利用QQ群开展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即时交流,推动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

建立课题电子档案库,系统整理过程性资料,为结题验收提供扎实支撑。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1.完善课题网站,按时上传了研究方案、计划总结、每月例会和理论资料,成立了QQ课题群。

2.陈靓老师执教课题研究汇报课《我们神圣的国土》,并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及教研组成员进行评课。

3.结合课题研究,撰写了课题研究汇报课课例、论文。

4. 整理汇编了本课题研究的相关阶段研究成果,撰写了课题结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通过本学期持续开展的研究活动,课题组成员坚持每月研讨与及时总结,为推进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小学思政话题式教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研究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理论支撑力度不足:现有理论学习仍以碎片化阅读为主,缺乏系统化的理论建构与本土化解读,难以有效支撑教学实践的深度创新。

专业引领机制欠缺:研究过程中缺少持续、系统的专家指导,教师对话题式教学的内涵理解与实施策略仍停留在经验层面,难以突破固有教学模式。

话题设计思维含量不高:现有话题多停留在事实层面或浅层认知,缺乏逻辑递进与思维挑战性,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将在研究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以提升研究的专业性与实效性:

1.系统深化理论学习,构建理论引领机制

制定理论共读+专题研讨双轨学习计划,每学期精读1–2本专业著作,并结合课例进行深度剖析。

鼓励课题组成员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或教学观摩活动,拓宽研究思路,吸收先进经验。

2.优化话题设计,构建思维导向的教学框架

开展思维层级型话题设计专题研究,围绕理解分析评价创造等思维层级,设计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子话题系统。

通过集体备课、模拟教学、同行评议等方式,对话题的思维含量与教学适切性进行多轮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