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学期历次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1. 借助知网平台——深化理论研学 本学期,课题组将继续依托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按月开展专题理论研学活动,系统梳理与“话题式教学”及“思维品质培育”相关的高质量文献,结合小学思政课特点进行深度解读与内化。 9月: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话题式教学中的思维触发策略》,重点探讨如何通过话题设计激活学生的高阶思维。 10月:研读《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政课话题链设计研究》,聚焦话题之间的逻辑关联与思维递进关系。 11月:学习《思维可视化工具在话题式教学中的运用》,探索如何借助思维导图、论证图等工具提升学生的思维条理性。 12月:整合前期学习成果,组织“话题式教学与思维品质培育”专题研讨会,形成课题组内部理论共识。 2. 聚焦课堂实践——开展课例深耕 本学期计划开展2-3次课题研讨课,围绕“集体意识”“规则认同”“文化自信”等核心主题,设计具有思维张力的话题链,推动学生从“被动应答”转向“主动探问”。 由课题组老师轮流执教,重点展示子话题的梯度设计、课堂对话的思维深度以及学生思维过程的外显化。 每次课后组织专题评课,邀请校内外专家参与点评,重点关注:话题是否真正激发思维?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可见?教师如何回应并推进学生的思维进展? 通过“一课多磨”“同课异构”等方式,积累典型课例,形成可推广的“话题式教学课堂”操作指南。 3. 优化网络平台——强化过程管理 进一步完善课题专题网站与QQ群功能,实现“资源共建、过程留痕、成果共享”。 每月更新网站内容,包括活动简报、教学设计、反思日志、学生思维成果展示等,增强课题的可见性与互动性。 利用QQ群开展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即时交流,推动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 建立课题电子档案库,系统整理过程性资料,为结题验收提供扎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