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课题总结

作者: 时间:2025-06-27 点击数:


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小学思政话题式教学研究

一、深化理论学习,聚焦研究核心

围绕“话题式教学与思维品质培育”主题,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完成《小学思政话题式教学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初稿。

组织课题组教师共读《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等专著,结合课例分析开展研讨,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推进课堂实践,提炼典型模式

1.课例开发与迭代优化

聚焦“生活化话题设计”,开发《网络交友的边界》《垃圾分类的责任》等新课例。

通过“一课三磨”(自主设计→小组研讨→课堂实践→反思重构),形成 “话题链-问题串-思维阶” 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辩证思维训练。

2.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完善课题网站,上传教学案例、设计反思等资源。

每月开展课题组例会聚焦理论或课例深度研讨,有效解决“话题脱离学情”“思维活动浅表化”等问题。

三、学期阶段性成果

1.完善课题网站,按时上传了研究方案、计划总结、每月例会和理论资料,成立了课题群。

2.课题组主持人陈靓老师执教课题研究课《我们神圣的国土《聚焦郑和七航壮举,勇担民族复兴使命》并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及教研组成员进行评课。

3.结合课题研究,撰写了课题研究汇报课课例、论文。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现存挑战

部分课堂仍存在“为话题而话题”倾向,思维活动设计形式化。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工具缺乏系统性,难以量化追踪培育效果。

2.改进措施

1)深化话题与思维的联结

开展“话题-思维”双维备课:要求教案明确标注话题承载的思维目标(如批判性、创造性),设计对应训练活动

2)构建思维评价体系

开发《课堂思维表现观察量表》,从“观点深度”“逻辑清晰度”“迁移应用力”三维度跟踪学生进步。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2024-2025第二学期)

1)成果转化应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话题学科特色强化,按学段划分思维训练重点:

低段:归因思维(“为什么会生气?”)+ 共情思维(“他是什么感受?”)
高段:辩证思维(“直播带货利弊分析”)+ 决策思维(“零花钱使用方案”)

2)深化评价研究

建立学生思维成长档案,结合AI课堂分析工具,实现思维过程可视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