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暨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小学‘话题式’教学研究”研讨活动。2023年5月12日下午,陆渡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领学者培训班学员陈靓老师开设展示课和专题讲座,我校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课堂展示
陈靓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下册《我能行》一课,陈老师设计了三个螺旋上升的话题:大拇哥送给谁,他们为什么不行,怎样才能行,通过课堂展示、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话题探究中懂得要想做得更好,就要相信自己、努力练习、坚持不懈……整堂课立足学生生活,以落实核心素养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为核心,让智慧之花在课堂中绽放。

专题讲座
为了让老师们对新课标及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小学‘话题式’教学研究”有更深入地了解,陈老师开展了《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初探》的专题讲座。讲座围绕新课标的内容结构,新课标要求的新教学,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研究,深入浅出地指出了未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新理念与新方向。希望通过本次展示活动,促进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教学观念的改变。
心得体会
韩雨老师:
听了陈老师的讲座《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初探》,让我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有了新的了解。新课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门课程要起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要立德树人,让学生在品德学习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学会基本技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要有学,更要有“道”,作为思政教师,要把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想办法落实立德树人。
沈波老师: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精心引导和培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需要我们去培育守护。通过陈老师今天的讲座,我进一步坚定了信念,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做到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育人质量;重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课堂吸引力。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突出素养导向,基于核心素养设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实施,促进学生有所收获,得到成长。
顾雅雯老师:
通过本次陈老师的讲座,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加强横向学科间相互联系,有效配合,突破学科便捷,加强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劳动课程的综合化实施。更要坚持素养导向,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教育观念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要改革。师生互动要和谐。
钱佳乐老师:
本次讲座让我认识到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材与新课标,认真上好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要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学生身上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构建新型的学习中心课堂,让学生的“学”成为课堂的中心;要构建实践型的学科育人方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引路人,引领学生走向知、情、意、行相统一发展,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
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小学思政“话题式”教学研究 |
课题类别 |
德法 |
立项编号 |
2022/LX/02/034/03 |
出席对象 |
课题组成员 |
地点 |
观摩教室1 |
时间 |
2023.5 |
研究主题 |
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小学思政“话题式”教学研究之理论文献 |
所要解决问题 |
探讨交流小学话题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板块,逐步形成话题式教学的一般教学模式 |
研究方法 |
文献研究法、课例研究法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1. 课题组成员观看优秀课例并做好听课记录。 2. 课题组成员交流自己对本堂课教学的思考,并写好听课反思。 3. 探讨“话题式”教学课堂的基本设计思路。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1.梳理出话题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板块。 2.重点设计好具有引领价值的核心话题。 3.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在合作中学,培养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服务。 |
物化成果 |
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