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正式立项。本学期在校教科室的引领下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自主学习 夯实理论基础
每月课题组成员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做好摘录和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其他学校对地域文化融合课程的研究,汲取相关经验;通过学习相关学科中渗透地域文化教育的相关经验,明确我校课题研究与之不同之处,更加明确了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二、专家指导 拓宽研究思路
3月份,分别邀请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严乃超老师、上海市特级教师孙宗良先生莅临学校进行课题研究的指导。严乃超老师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了分学科研究指导 、课例设计与实践指导。
三、 课堂(活动)实践 创新研究形式
本学期总共要开设课题研究课4节,唐嫣婧老师执教的数学课《复式统计表》、张瑜老师执教英语课读写课《Cities around Taicang 》,苏欣佳老师执教的语文习作讲评课《游 》不管是从情境还是内容上,语数英学课找到了学科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落脚点,是我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次非常大的进展。苏老师对课堂预设与实际生成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语文课堂观察小组肯定了苏老师逻辑清晰、目标明确的学习活动组织,建议提供多角度的下水文,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感受其中的建筑文化和人文价值,从而促进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张老师根据已有知识将城市文化对比学习,切入点自然,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了长三角文化的博大精深;口头、笔头、阅读理解等丰富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板书条理清晰,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支架,也打开了学生的习作思路。叶志麟老师执教综合实践《爱上魔都——文化实践之旅》的设计思路,选取《武康路人文行走》、《山阴路上寻鲁迅》、《传奇大道南京路》引导学生在“知识建构”、“ 文化理解”、“ 专题学习”活动中,通过合作学习畅想未来太仓与上海的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对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展示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汇报展示 升级成果
社团情境剧《相遇在太仓》参加六一儿童节演出。设计学生在第一次见面不同方式的自我介绍和学说太仓方言情节中感受江浙沪皖地区多样的戏剧文化和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近、人文相亲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虽然排练的过程很艰难,但是收到了比较良好的效果。
叶志麟老师在全市智慧教学展示活动中开设市级公开课《重走郑和路》。
二、下阶段研究计划
1.下阶段在社团、综合实践课例研讨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实践和反思。
2.下阶段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和他人经验为我校的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逐步将课题研究的心得、成果整理成文,投稿参赛。
4.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学校缔结友好,深入开展学科联合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