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细致解读 再研量表设计——课题组11月例会

作者: 时间:2022-11-29 点击数:

20221124日,课题组老师们集中会议室(1)召开了11月例会,教科室沈主任主持会议,主要进行个议程:A.明确科教融合活动流程及学习沙一小《平移与旋转》课堂观察量表设计B.学习倪夙敏老师《课题研究科的主题设计及“一课一文”撰写思路》视频

首先,教科室沈老师以沙一小科教融合活动为例介绍了科教融合活动开展的基本流程,即:结合活动主题进行理论学习、观察量表解读与分工、观课、执教者说课、小组议课和代表交流。同时结合《平移与旋转》一课的课堂观察量表进行了分析解读,让课题组老师们明确了:科教融合课例的活动流程设计应把“研究主题”以“研究点”落实于每个学习活动环节,突出目标,概括于环节标题中;课堂观察指标的应结合课题研究的关键词、课例目标及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思考设计,以2个指标为宜;观察内容设计一方面围绕A指标的落实形式、工具设计、具体策略及在教学内容中的具体呈现进行设计,另一方面结合B指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设计。

接着,教科室沈老师组织课题组老师们学习了教师发展中心倪夙敏老师录制的《课题研究课的主题设计及“一课一文”撰写思路》指导视频,倪老师以科教融合视野结合实例对课题研究主题的设计思路、课题关键词、课题研究点、课标研究点、成果形式点及研究主题的确定六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指导。同时指出:规范(实操+学理)+创新(亮点)是课题研究一“课”一“文”的撰写思路,只有前期工作思考全面了,才能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并为论文撰写积累有说服力、有价值的资料。

最后,教科室沈老师要求课题组老师结合学习进一步修改各小组课例研究课的学习活动环节和课堂观察量表,为科教融合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相信课题组老师们能在本次活动中受到启发,结合课题研究主题、具体教学内容及学科核心素养认真思考,设计出有价值的课题研究课课例和课堂观察量表,积累课题研究经验。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

题目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市规划立项

立项编号

2021LX0211903

出席

对象

王家元、陆静、沈燕、张瑜、倪佩芬、卢青、陈金玉等20名课题组成员

地点

会议室1

时间

20221124

研究

主题

专家细致解读 再研量表设计——课题组11月例会

所要解决问题

A.明确科教融合活动流程及学习沙一小《平移与旋转》课堂观察量表设计

B.学习倪夙敏老师《课题研究科的主题设计及“一课一文”撰写思路》视频

研究

方法

视频学习  讨论法 交流法







20221124日,课题组老师们集中会议室(1)召开了11月例会,教科室沈主任主持会议,主要进行两个议程:A.明确科教融合活动流程及学习沙一小《平移与旋转》课堂观察量表设计;B.学习倪夙敏老师《课题研究科的主题设计及“一课一文”撰写思路》视频。

首先,教科室沈老师以沙一小科教融合活动为例介绍了科教融合活动开展的基本流程,即:结合活动主题进行理论学习、观察量表解读与分工、观课、执教者说课、小组议课和代表交流。同时结合《平移与旋转》一课的课堂观察量表进行了分析解读,让课题组老师们明确了:科教融合课例的活动流程设计应把“研究主题”以“研究点”落实于每个学习活动环节,突出目标,概括于环节标题中;课堂观察指标的应结合课题研究的关键词、课例目标及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思考设计,以2个指标为宜;观察内容设计一方面围绕A指标的落实形式、工具设计、具体策略及在教学内容中的具体呈现进行设计,另一方面结合B指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设计。

接着,教科室沈老师组织课题组老师们学习了教师发展中心倪夙敏老师录制的《课题研究课的主题设计及“一课一文”撰写思路》指导视频,倪老师以科教融合视野结合实例对课题研究主题的设计思路、课题关键词、课题研究点、课标研究点、成果形式点及研究主题的确定六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指导。同时指出:规范(实操+学理)+创新(亮点)是课题研究一“课”一“文”的撰写思路,只有前期工作思考全面了,才能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并为论文撰写积累有说服力、有价值的资料。

最后,教科室沈老师要求课题组老师结合学习进一步修改各小组课例研究课的学习活动环节和课堂观察量表,为科教融合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相信课题组老师们能在本次活动中受到启发,结合课题研究主题、具体教学内容及学科核心素养认真思考,设计出有价值的课题研究课课例和课堂观察量表,积累课题研究经验。

1.明确了科教融合活动的基本流程

2.明确了科教融合活动课例设计和课堂观察量表设计思路

3.明确了课题研究“课”一“文”的撰写思路


物化

成果

修改后的科教融合课例及课堂观察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