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量表研讨 明确研究要素——课题组10月例会

作者: 时间:2022-10-31 点击数:

20221013日,课题组老师们集中会议室(2)召开了10月例会,教科室沈主任主持会议,主要进行两个议程:A.研讨课堂实践研究的要素;B.研讨契合课题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的课堂观察量表设计。

首先,沈波、黄佳瑶、陈晨和叶志麟老师就语文、数学、英语和研学学科的课堂实践研究要素进行了交流。沈波老师认为:语文课堂文化研究的维度可以分为思考、互动、创新、关爱和特质五个方面;黄佳瑶老师认为:数学课堂文化研究的维度可以分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方面,学生的学包括前置学、自主学、合作学和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分为环节、对话、呈现和指导;陈晨老师认为英语活力课堂文化可以从课前自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四个方面设计评价量规,而课堂观察量表可以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叶志麟老师结合“太仓一日游”方案介绍了研学课堂观察要素,A教学内容的展开是否可行、有效;B太仓一日游方案的设计对学生素养的提升是否是适切的,突出了地域文化的渗透、熏陶和学生素养的提升。

接着,教科室沈老师组织课题组老师们学习了“小学数学活力课堂”和“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运用微课引发学生主动思维的研究——以认识平行为例”两份课堂观察量表,再次明确:本课题研究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以课堂文化的融合建构研究为目标,应紧扣“活力、思维、素养”要素设计课堂观察量表;研学、社团课程建构研究应以“地域文化的渗透融合、学生素养的提升”为目标设计课堂观察量表,都应以具体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中相应要素的达成情况为切入点进行设计并开展课堂观察。

相信大家能在本次活动中受到启发,结合课题研究主题和具体教学内容认真思考,积极实践,扎实、有效开展好课题课例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

题目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市规划立项

立项编号

2021LX0211903

出席

对象

王家元、陆静、沈燕、张瑜、倪佩芬、卢青、陈金玉、倪婷婷、耿礼芳等20名课题组成员

地点

会议室2

时间

20221013

研究

主题

观察量表研讨 明确研究要素——课题组10月例会

所要解决问题

A.研讨课堂实践研究的要素;

B.研讨契合课题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的课堂观察量表设计

研究

方法

讨论法 交流法

20221014日,课题组老师们集中会议室(2)召开了10月例会,教科室沈主任主持会议,主要进行两个议程:A.研讨课堂实践研究的要素;B.研讨契合课题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的课堂观察量表设计。

首先,沈波、黄佳瑶、陈晨和叶志麟老师就语文、数学、英语和研学学科的课堂实践研究要素进行了交流。沈波老师认为:语文课堂文化研究的维度可以分为思考、互动、创新、关爱和特质五个方面;黄佳瑶老师认为:数学课堂文化研究的维度可以分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方面,学生的学包括前置学、自主学、合作学和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分为环节、对话、呈现和指导;陈晨老师认为英语活力课堂文化可以从课前自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四个方面设计评价量规,而课堂观察量表可以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叶志麟老师结合“太仓一日游”方案介绍了研学课堂观察要素,A教学内容的展开是否可行、有效;B太仓一日游方案的设计对学生素养的提升是否是适切的,突出了地域文化的渗透、熏陶和学生素养的提升。

接着,教科室沈老师组织课题组老师们学习了“小学数学活力课堂”和“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运用微课引发学生主动思维的研究——以认识平行为例”两份课堂观察量表,再次明确:本课题研究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以课堂文化的融合建构研究为目标,应紧扣“活力、思维、素养”要素设计课堂观察量表;研学、社团课程建构研究应以“地域文化的渗透融合、学生素养的提升”为目标设计课堂观察量表,都应以具体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中相应要素的达成情况为切入点进行设计并开展课堂观察。

相信大家能在本次活动中受到启发,结合课题研究主题和具体教学内容认真思考,积极实践,扎实、有效开展好课题课例实践研究。

1.明确了本课题学科、研学、社团课程建构的主要研究要素

2.明确了如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渗透课题研究主题设计课堂观察量表

物化

成果

契合课题研究主题和课堂实践内容的课堂观察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