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科研管理 助力教师发展
——陆渡小学2021-2022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门新学期工作意见为指导,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引下,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充分发挥科研的“研究、引领、服务、助推”功能,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活力教育”为行动指南,依托苏州市 “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立足一线,研训一体,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开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助推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
一、引领精准,服务到位,发挥科研导向功能
1.充分发挥教科室的理论学习引领作用。“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纳入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中,学习是教师的职业需要,经常学习应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学校大多数教师能自觉进行日常学习活动,从中汲取教育教学营养。为了引领学校教师紧跟时代潮头,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教科室联合教导处、德育处根据教师的不同教学工作及需要精心筛选名师理论书籍推荐老师们阅读,如《高度参与的课堂-提高学生专注力的沉浸式教学》、《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一间暖暖的教室-资深老班的卓越班级建构智慧》、《好教师是这样炼成的》等名师专著,还推荐太仓市的《燃荻》理论汇编,以自学和小组学的方式深度阅读,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教科室组织校级读书心得评比和“六度星空”读书分享会,通过活力阅读来增强教师们的内驱力,不断夯实教师的理论底蕴,掌握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获得教育科研的营养,提高科研素养。
2.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培训项目的导向作用。教师的成长需要自身的努力,但更需要专家的指导、引领。因此学校继续申报了《基于“课程·课堂”的教师发展》校本特色培训项目,并邀请各路专家定期指导教师开展前沿理论讲座学习、新课程标准解读和课堂研讨活动。除此之外,还邀请了本土校内外骨干老师作讲座,有《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讲座,有《学生发展指导: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与方式》讲座,有课题课例设计实践指导等。上级安排的讲座培训,选派教师们积极参与,一次次理论讲座让教师们开阔了眼界,在先进理论引领下进行课堂实践研究,在课堂实践中积累并总结经验,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从而使教师们能够快速提升专业素养。
二、扎实指导,有效管理,推进十四五课题研究
1.扎实推进学校苏州市“十四五”课题研究。依托学校已立项的“十四五”苏州市级规划课题:《传承劳动文化的节气主题课程统整开发的实践研究》和《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以及相关的子课题研究开展研究工作,教科室组织好分月例会及专题课题研讨,二、三月份完成了开题报告、文献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与研讨,四月份参加了经贸联盟“十四五”课题集束开题论证活动,五、六月份开展了课例研究课的研磨,引导老师积极参与研究活动。以课题研究课为抓手,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素养,推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工作。
2.有效指导教师太仓市“十四五”课题申报。依托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十四五”课题申报指导培训活动及培训视频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和青共体教师进行选题和课题申报表撰写培训,鼓励参培教师认真撰写课题申报表,积极申报“十四五”太仓市级规划、微型课题和学校备案课题,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同时择优推荐了9个课题参加了“十四五”太仓市级规划、微型课题和学校备案课题申报,力争学校层面有新的学科课题申报“十四五”太仓市级课题,推动新阶段课题研究,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三、建设队伍,提炼成果,拓宽科研宣传渠道
1.发挥骨干作用,提升教师科研创新力。课例研究是开展教科研的重要途径,每一次课例研究,都经过了教科研团队的反复研讨、打磨,集集体的智慧,有理论的支撑,是老师进行科研总结、撰写科研论文的鲜活案例。因此,我们重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课题组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重视课题组青年教师的发展培养,引导课题组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反思、总结和创新能力。
2.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学校科研影响力。在培养教师科研反思、总结能力的同时也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多方面为教师提供宣传、发表的渠道。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心得、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以校园网络和《绿野》校刊为平台积极发送上传,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教育资源的共享。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参赛通知组织教师参加 “行知杯”、“教海探航”、“省管理论文”、“长三角”科研论文等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并根据论文参赛具体要求,及时与教师进行个别交流指导,从大标题到小标题,从内容摘要到关键词,反复斟酌。同时选拔推荐优秀教师论文向《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和省市级教育期刊杂志投稿发表,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向外推介、宣传科研成果,扩大学校科研的影响力。
本学期,1篇论文获“教海探航”一等奖;3篇论文获苏州市教育科研专项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2篇论文分获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一二等奖;5篇论文分获太仓市学科素养视野下优秀论文评比二三等奖;1篇论文获太仓市体育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1篇教育故事获苏州陶研教育小故事二等奖。7篇教学设计分获苏州学会一二三等奖。王燕清老师的论文《数学实验让数学素养落到实处》发表于《数学大世界》。
回望过去,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放眼未来,我们将继续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以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型教师队伍为制高点,以全校教师教科研素养不断提高为增长点,充分发挥学校教科研在提升学校整体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大胆探索,勇于拼搏,锐意进取,使我校科研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