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渡小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主任“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总结

作者: 时间:2022-09-07 点击数:

本学期,在回顾上学期教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我根据上级要求坚持做到订好一份科研计划、开展一次科教融合活动、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做好一次科研讲座、主持或核心参与一个课题研究、带好一个学术团队、推荐或提炼一批研究成果。全方位当好校长参谋,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不断提升自身科研素养,建设好学校梯级科研队伍,为教师和学校发展助力。

一、融合制订科研计划——形成导向

学期初,依据学校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立项课题《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和《基于叶圣陶劳动文化教育思想的节气主题课程统整开发研究》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七个一工程计划和课题学期研究计划。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工作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科研计划,以研训一体化的理念融合各项计划,引领骨干教师共同落实“七个一”,形成良好的科研导向。

二、联合开展科研活动——有效交流

认真细致地做好科研思想和方法的宣传,平时教科室加强与德育处、教务处、装备室的联络,在课题研究上达成一致意见,联合起来落实教科研训活动,把课题研究课与教研组的公开课深度整合,不搞“两张皮”,每学期一次校内课题研究课要求执教老师运用“智慧云平台”和未来教室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组织课题组老师进行课堂观察,拍好录像,及时开展课例分析课后上交研究课的案例与反思

本学期依托学校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立项课题《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和《基于叶圣陶劳动文化教育思想的节气主题课程统整开发研究》,联合教导处、德育处开展了“十四五”课题的开题报告、文献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与研讨活动;经贸联盟“十四五”课题集束开题论证活动;校师徒结对课堂汇报活动;学科、社团课题研究课例研讨活动;《认识太仓 阅读上海》校本课程课例研讨活动,引导老师们在研讨、实践过程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素养,推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工作。

三、读好书籍撰写心得——理论引领

为了让阅读成为教师自觉的精神追求,让每一位教师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和专业发展。我征求教导处、德育处建议,根据教师的不同教学工作及需要精心筛选名师理论书籍推荐老师们阅读,如《高度参与的课堂-提高学生专注力的沉浸式教学》、《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一间暖暖的教室-资深老班的卓越班级建构智慧》、《好教师是这样炼成的》等名师专著推荐阅读《江苏教育研究》《苏州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等理论杂志坚持每月推荐太仓市的《燃荻》理论汇编,以自学和小组学的方式开展深度阅读,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组织校级读书心得评比“六度星空”读书分享会,通过活力阅读来增强教师们的内驱力,不断夯实教师的理论底蕴,掌握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获得教育科研的营养,提高科研素养。

四、做好科研讲座培训——指导方法

依托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十四五”课题申报指导培训活动及培训视频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和青共体教师进行选题和课题申报表撰写培训,鼓励参培教师认真撰写课题申报表,积极申报“十四五”太仓市级规划、微型课题和学校备案课题,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研究、指导论文的撰写发表技巧,结合“行知杯”、“教海探航”、“省管理论文”、“长三角”论文评比活动和太仓教育投稿,鼓励教师投稿发表或参赛

还邀请了本土校内外骨干老师作讲座,有《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讲座,有《学生发展指导: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与方式》讲座,有课题课例设计实践指导等。一次次理论讲座让教师们开阔了眼界,在先进理论引领下进行课堂实践研究,在课堂实践中积累并总结经验,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从而使教师们能够不断提升科研实践、反思和总结能力

五、组织课题例会交流——智慧碰撞

每月课题例会是课题研究有效举措,是为了创设一个时间和空间深化课题管理,在交流探讨中智慧碰撞,互相取长补短。本学期重点参与了学校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立项课题《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课题的研究,一方面严格规范网络栏目的上传,每月确保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活动内容,不仅有报道,还确保研究活动记录表的按时上传,达到质、量兼备。另一方面把课题和教研有机融合,使课题研究常态化、规范化、有效化,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六、带好科研学术团队——助推发展

我坚持带好一个课题研究团队,成立学校《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课题中心组,每个年级的研学老师、青年骨干和行政骨干一起参与。请上海专家引领指导,用前沿思想武装头脑,通过方案研讨及课堂实践提升青年教师科研理论水平,促教师落实行动研究,助推学校教科研训一体化发展。

七、提炼推介科研成果——宣传提升

根据参赛通知,本学期我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行知杯”、“教海探航”、“省管理论文”、“长三角”论文评比活动和太仓教育投稿。我还定期选拔推荐优秀教师论文向省市级教育期刊杂志投稿发表,把教师的研究成果向外推介。本学期已向省市级教育杂志推荐投稿10优秀论文。

   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对教科室主任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科室主任,我还需要学习和探索。因此在教科室主任“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实践中,我要努力做到规范、创新,为学校科研队伍建设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