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渡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作者: 时间:2022-09-09 点击数:

陆渡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门新学期工作意见为指导,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引下,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充分发挥科研的“研究、引领、服务、助推”功能,以优化学校教育教学为出发点,以激发教育科研活力为侧重点,立足课堂,实践教科研训一体化;依托联盟和学校苏州市 “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强化课题研究实效;抓好骨干辐射,落实“七个一”管理过程,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推动教师科研素养不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优化学校教育教学为出发点,以激发教育科研活力为侧重点,采用“引领、展示、助推、提炼”的科研策略,立足课堂,实践教科研训一体化;依托联盟和课题协作共同体,开展协同科研,强化课题研究实效;抓好骨干辐射,落实“七个一”管理过程,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推动教师科研素养不断发展。

1.引领精准。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解决问题为靶向,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推进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精准打造学校科研品牌,提升学科专业品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水平。

2.研究有效。根据“双减”“五项管理”等教育治理需要,加强以“落实新课标”为侧重的一线教育研究,运用调查研究、课堂观察、课例研究等方法,借助课题网络管理平台,开展服务学科专业品质提升的行动研究,总结研究成果,提升研究实效。

3.指导扎实。秉承活力教育理念,进一步释放科研活力,增强专业水平,指导青年教师投身新阶段的教育科研,培养更多校市级学科骨干,助推学校特色发展与学科专业提升。

4.成果凸显。整合联盟教育服务教师科研,努力拓宽学校宣传渠道,不断提炼科研成果,组织教师参与各级科研成果的评比和论文发表,让科研助力教师良性发展。

三、工作措施

1. 加强理论学习,发挥教科研引领职能

1)充分发挥教科室的理论学习引领作用,推荐教师自学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结合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读书心得,开展“六度星空”读书交流、学习论坛等多种形式的阅读分享活动,特别要指导青共体教师开展广泛性阅读,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定期借阅教育杂志和报刊,开展先进理论阅读交流,夯实青年教师理论底蕴,增强青年教师发展内驱力。

2)发动青年教师结合课题和区域要求开展文献研究,搜集优秀文章向上推荐汇编,充分利用好《燃荻》这一区域性学习资源,开展针对性强的校本学习。

3)结合点菜培训和学校项目培训,有计划邀请一批科研学术专家来校现场讲座,传经送宝,进一步丰富教师的理论素养,拓宽科研眼界。同时组织本土本校的学科骨干教师在校内辐射讲座,进行论文发布,为校内青年教师做好榜样引领。

2.立足课题研究,强化教科研先导作用

1)依托学校 “十四五”苏州市级规划课题:《传承劳动文化的节气主题课程统整开发的实践研究》和《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以及相关的子课题研究和新立项的太仓市规划课题、微型课题开展研究工作,教科室组织分月例会及专题课题研讨,做好课题相关理论学习研讨和课例研究课的研磨,引导老师积极参与研究活动。以课题研究课为抓手,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素养,推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工作。

2)整合学校备课组、教研组研修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十四五”课题研究方案及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目标,探索与课题研究契合的内容开展课题研究课课例的设计与实践,推进教科研深度融合,提升教师课改研究与实践能力。

3.重视反思总结,拓宽教科研宣传渠道

1)发挥骨干作用,提升教师科研创新力。高素质创新型科研人才队伍是办好学校教育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引导学校各学科骨干共同推进“七个一”工程,即订好一份计划、开展一次科教融合活动、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做好一次科研讲座、主持或核心参与一个课题研究、带好一个学术团队、推荐或提炼一批研究成果。鼓励引导骨干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关注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质量和成果。

2)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学校科研影响力。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心得、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以校园网络和《绿野》校刊为平台积极发送上传,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教育资源的共享。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参赛通知组织教师参加苏州陶研会和教育学会等各类论文评比活动。选拔推荐优秀教师论文向《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和省市级教育期刊杂志投稿发表,借助学校公众号平台向外推介、宣传科研成果,扩大学校科研的影响力。

四、分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 完成教科室主任“七个一”实施计划。

2. 制订并落实理论学习计划,根据阅读书目组织教师撰写读书心得、开展心得评比活动。

3. 组织教师撰写论文参加苏州学会和陶研会论文评比。

4. 推荐“学科课程思政”主题《燃荻》理论文章上传发展中心。

5. 召开太仓市“十四五”课题承担人及核心成员例会,分工准备课题开题前期工作,明确本学期研究任务。

6. 召开苏州市“十四五”课题例会,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任务,商讨制定课堂观察量表。

7. 邀请校外专家开展线上教科研理论讲座。

十月份

1. 组织教师学习《燃荻》理论并撰写学习心得。

2. 召开苏州市“十四五”课题中心组例会,开展课例研究。

3. 开展青共体读书分享会,进行“六度星空”读书心得交流。

4. 推荐“教学评一体化”主题《燃荻》理论文章上传发展中心。

十一月份:

1. 推荐“批判性思维”主题《燃荻》理论文章上传发展中心。

2. 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一次科研校内辐射活动(七个一)。

3. 组织教师参加苏州学会、陶研会等教学设计评比。

4. 召开苏州市“十四五”课题中心组例会,开展课例研究。

十二月份:

1. 推荐“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燃荻》理论文章上传发展中心。

2. 召开苏州市“十四五”课题中心组例会,开展课例研究。

3. 组织教师撰写学科或课题研究论文,择优推荐参加评比。

4. 汇总本学期论文发表获奖情况,完成教科研工作总结和“七个一”总结,做好科研考核准备工作。

一月份:

1. 做好课题月报月检和网站检查,完成教科研常规管理考核自评互评。

2. 召开苏州市“十四五”课题中心组例会,回顾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

3. 征集《绿野》校报资料,完成校刊编辑。

4. 推荐理论阅读书目,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寒假读书活动,撰写1篇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