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标对标:明确分层支架核心主题 课标拆解: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 1-2 年级看图写话核心主题 ——1 年级(单幅图)聚焦 “观察 + 表达”(观察 3 个核心元素、写 2 句完整句子),2 年级(多幅图)新增 “逻辑”(按顺序描述 2 幅图、写 3 句连贯句子); 二、差异适配:设计分层支架案例 1. 1 年级 “生活场景”(如 “教室值日”)支架设计: (1)后进生:“元素提示贴纸”、“填空句式模板”等 (2)中等生:“元素关联提问卡”(“人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动作?”,对标 “观察 + 表达” 主题)、“拓展句式模板”(“时,在______认真地做”,对标 “表达” 主题); (3)优等生:“细节挖掘清单”(“人物表情是什么?工具是什么样的?”,对标 “观察” 主题)、“情感引导卡”(“你觉得人物做完值日心情怎么样?”,对标 “表达” 主题);2. 2 年级 “童话叙事”(如 “小猫救小鸟”)支架设计: (1)后进生:“多幅图序号贴纸”(标注 “图 1、图 2”,对标 “逻辑” 主题)、“单图句子模板”(“图 X 里,在做”,对标 “表达” 主题); (2)中等生:“关联词”(“首先、然后、最后”,附 “首先,小猫发现小鸟” 例句,对标 “逻辑 + 表达” 主题)、“连句模板”(“首先,然后______”,对标 “逻辑” 主题);(3)优等生:“因果关联提示卡”(“因为小鸟掉下来,所以小猫______”,对标 “逻辑” 主题)、“细节补充”(“小猫救小鸟时可能说什么?”,对标 “表达” 主题); 思考:本次研究以具体案例为载体,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通过课标拆解,让支架主题(观察 / 表达 / 逻辑)更明确,解决 “主题模糊” 问题;二是结合 1-2 年级案例,设计差异化支架,如 1 年级侧重 “元素提示”、2 年级侧重 “逻辑引导”,解决 “差异割裂” 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