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课题例会

作者: 时间:2025-06-30 点击数:

2025618日,课题组老师们集中科学探究室1召开了6月例会。本次例会课题组成员总结了本学期研究成果与不足。本次例会旨在回顾前期课例实践成果,梳理教材内容,并进一步探讨如何以“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等核心概念引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跨学科概念的深度理解。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

题目

小学科学“结构与功能”跨学科概念学习的案例研究

课题类别

微型重点

立项编号

ZW2024003

出席

对象

课题组核心成员

地点

陆渡中心小学

时间

2025.6.18

研究

主题

课题期末小结

所要解决问题

总结了本学期研究成果与不足

研究

方法

讨论法







2025618日,课题组老师们集中科学探究室1召开了6月例会。本次例会课题组成员总结了本学期研究成果与不足。本次例会旨在回顾前期课例实践成果,梳理教材内容,并进一步探讨如何以“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等核心概念引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跨学科概念的深度理解。

1.课题组负责人对前期课例研究进行了总结。在生命科学领域,以《当环境改变了》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植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性关系,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生物的形态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如何支撑功能,功能又如何影响结构演变。在物质科学领域,《哪个流动得快》一课通过对比水和油的黏度与流动快慢,让学生尝试从液体特征的角度理解黏度与快慢的关系渗透结构决定功能的科学观念。
2. 课题组还汇报了对现行小学科学教材的梳理成果。教师们以结构与功能为线索,从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领域筛选出适合开展“结构与功能”跨学科概念教学的内容,如植物的根茎叶结构、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等。通过分析教材编排逻辑,课题组初步构建了结构功能概念的教学图谱,为后续课例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3.在自由讨论环节,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困惑与建议。有教师指出,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需通过直观教具(如模型、实验)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另有教师建议将工程与技术领域(如桥梁设计、工具制作)纳入案例研究,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课题组负责人强调,下一步需聚焦如何设计梯度性问题如何评价概念学习效果,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4.最后明确了暑期任务:一是完善课例设计,形成典型教学案例集;二是开展文献研究,提炼结构与功能概念的教学策略;三是筹备下学期跨学科概念主题教研活动。课题组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小学科学课程中跨学科概念的落地,助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1. 课例实践验证了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等核心概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2. 教材梳理为结构与功能教学提供了系统性支持。

3. 后续研究需聚焦问题设计与评价优化。

物化

成果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