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课题总结

作者: 时间:2024-09-30 点击数: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课题总结

本学期,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立项微型课题《指向中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发展的活力课堂教学研究》在学校教科室的支持和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的开展研究,做好了以下几件事:

1.借助知网平台——学习相关理论。

本学期,我们利用课题组活动,每月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学习。5月份学习了《论小学数学课堂焕发“活”力的新尝试》,认识到:“活力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且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深入沟通与交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和方法,让课堂真正富有活力,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样的“活力课堂”才能真正为学生所喜爱,才能真正焕发课堂的“活力”

6月份学习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我们学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口头举例、强化运算、习题训练、活用工具、创设情景、丰富内容。我们还学习了《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活力课堂的建构》,认识到:在新课标引领下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活力课堂的有效建构,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创设具有活力的教学情景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还要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探索跨学科主题教学——开展课例研究

主持人沈柳池老师确定跨学科主题研究课《我的年历我做主》,意图引导学生以“印象深刻的一年或一天”这一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明确“制作个性化年历”的任务要求,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年、月、日,在交流分享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随后,课题组老师们根据案例的设计思路,建议整节课围绕“制作个性化年历(课前)”、“交流分享年历的构成和规律”和“分享年历中的故事”三个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创设积极有效的活力课堂,活动中明确了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也有31天,一周有7天等等有关于年月日的知识,通过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发展生的思维品质。

3.建立网站Q群——分享教育思考。

根据科研部门的课题网络管理要求,课题立项后都要建立专题研究网站,设立6个项目,包括课题方案、学习资料、研讨活动、学期汇报、研究成果、成果鉴定。因此,课题组每月定时定点召开例会,开展研究活动,撰写活动报道,及时发布活动照片和内容。每次开会有签到,有主题,各成员汇报研究进展情况,提出研究困惑,小组其他教师提出针对性建议,边讨论边修正研究方向。通过课例研讨,积累实践经验,让研究落实到课堂,服务到每位教师和学生。为了方便课题组成员间的联系交流,课题组成立了一个QQ群,在群里探讨理论学习心得、评课等等。

4.分类整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回顾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在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论文发表(获奖)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资料的分类整理,认真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充分做好了课题结题准备工作。

总之,课题组成员团结一心,在一个学期内开展了不少研究,坚持例会,及时总结,为中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发展的活力课堂教学深入研究夯实了基础。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为学校的科教融合,为提升数学老师的科研能力,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