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少少,谈测量》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

作者: 时间:2023-03-07 点击数:

《多多少少,谈测量》教学设计

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 黄佳瑶

【教学内容】 绘本故事《多多少少,谈测量-汉声数学图画书27》

【教学资源分析】

多多少少,谈测量》选自汉声数学图画书第三辑27,这套书自美国引进,由台湾汉声杂志社编译推出书联系生活实际,综合应用可操作性强的游戏及实验来讲数学,打破数学学科的壁垒,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为数学学习赋予新意,给孩子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学习的角度,帮助孩子掌握具有实用性的学习方式方法,培养起受益一生的数学思维及能力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欢数学、学懂数学。

在《多多少少,谈测量》这本书中,作者并不是带着我们学习测量的方法,而是学习如何确定不同的标尺,并用自己制作的标尺来测量主观的感受。本书主要由表示喜好的标尺、生活中的标尺、长度标尺、温度标尺这四部分组成,以写故事的方式来贯穿,把冰冷的数学符号、抽象的数学概念,深入浅出地变成生活里好玩又有趣的事,集科普、趣味、数学知识于一体,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数学。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生活中也有一定长度概念与单位的经验,能够用厘米和米作单位自主测量线段或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比较不同长度的大小。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从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拓宽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 通过绘本的阅读,使学生知道测量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标尺,同时有不同的测量标准。

2.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应用意识。

3. 通过阅读绘本,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不同事物对应不同标尺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测量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标尺,同时有不同的测量标准。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事物,选择合适的标尺,明确测量标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习单

学生准备:几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解读绘本封面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绘本故事,书名是《多多少少谈测量》。测量,在我们的生活中再常见不过了,你能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测量吗?

预设1:体检的时候会测量身高体重。

预设2:建造房屋时要测量长度。

谈话:其实从你出生那一刻起,医生便测量出了你的身高和体重;从你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学会走路的那一刻起,你便开启了用双脚测量这个地球的人生之旅……下面就跟老师一起看看书中谈的测量吧!

提问:先观察这本书的封面,你们能得到哪些信息?

预设1:封面上有书名、作者和配图。

预设2: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测量小狗的身高。

提问:了解了封面上的信息后,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预设1:书名是多多少少谈测量,我们要测量什么?通常我们测量的都是物体的长度,东西的多少也能测量吗?

预设2:我还发现图中的小女孩是用一支笔来测量小狗的身高的,这样能测量出来吗?

谈话:带着小朋友的疑问,我们一起去书中阅读解答吧!请小朋友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这两个阅读任务:

1.书中介绍了哪几类测量标尺?

2.你还知道其他的测量单位吗?它们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应用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该绘本故事的封面,从而发现信息并提出疑问,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引发好奇心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

二、表示喜好的标尺

谈话:我们先来认识表示喜好的标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喜欢某件物品”,而两样物品让你做比较的时候,你心里可能会有更偏向的,更喜欢的。假如你喜欢吃冰激凌的程度比喜欢吃蛋糕的程度多,如果让你表示多多少,你通常会怎么表达呢?

预设:“多得多”或“多得太多了”。

谈话:假如你喜欢吃冰淇淋的程度远远超过喜欢吃蛋糕,你又会怎么表达呢?

预设:我可能会把“太多”说三个,也就是说“多得太多、太多、太多”。

谈话:你是用“标尺”来说明你喜欢吃冰淇淋的程度。这里说的标尺,不是那种用来测量你有多高的标尺,而是能表示程度多少的标尺。

提问:但是只有这些描述喜好的词语好像不太够用,这可怎么办呢?我们如何更具体的表示喜欢的程度呢?

谈话:我们一起看看小芳是怎么解决的。要评定对各种点心的喜好程度,可以制作一个表示喜欢程度的标尺,在这个标尺上,可以写上1-10这十个数字。其中数字10表示我们最喜欢的物品,而数字1则是喜欢程度最弱,也就是稍稍喜欢的物品。然后将其他物品按照你喜欢的程度记录在标尺上,这样就可以非常清晰地表达你喜欢的程度啦!

谈话:看!有了这样一个表示喜欢程度的标尺,我们就可以做很多记录。你喜欢的月份,你喜欢的宠物,你喜欢的科目等等

提问:在你定义的标尺中,一定要将喜欢的物品分成1-10这10个等级吗?

预设:不一定,等级的数量我们可以自定。

总结: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一个一到几的标尺来表示自己的喜好程度。

谈话:老师现在想制作一个表示我季节的喜爱程度的标尺,你认为我会分几个等级呢?为什么?

预设:四个,因为一年只有四季,春夏秋冬。

谈话:一起看看老师是如何制作的吧!(观看微课视频)

提问:如果让你来制作一个表示自己喜欢程度的标尺,你想制作什么呢?一起看活动要求,谁愿意先来说一说?

预设1:我想记录对课外书的喜爱程度,分成 个等级。

预设2:我想记录对水果的喜爱程度,分成 个等级。

预设3:我想记录对科目的喜爱程度,分成 个等级。

谈话:小朋友们都很有想法呀!下面就请大家在学习单上制作一个表示你自己喜爱程度的标尺吧

展示、评价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表达对一些物品的喜欢程度的方式不一,这给学生灌输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有序性。并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表示喜好的标尺”的过程,从而明确如何清晰表达自己喜欢物品的程度。

三、生活中的标尺

谈话:除了我们自己制作的表示喜好的标尺,生活中的标尺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用标尺来说明地震的强弱程度、风的强弱程度,其中数字越大,表示地震的强度和风的强度越大。

地震、风力强度拓展:

介绍:如果是只有少数人感觉到地震,那就是一级地震;如果地震强烈到房子倒塌、桥梁毁损,那就是十级地震。 气象人员用标尺,来说明风的强弱。微风能吹动树叶和花,是属于三级风。能把树吹弯、把伞吹翻,是属于九或十级风。飓风是非常强烈的暴风。测量飓风也有测量飓风的标尺。最轻度的飓风是一级的,最强烈的飓风是四级的。

小结:在用标尺表示地震和风的强弱时,我们选用了一个共同的标准,这个标准是通用的。

设计意图:将测量的范围延伸到生活中“地震的强度”和“风的强度”,学生在此环节拓展了生活常识,同时明确在生活中,通用的标准是有准确的定义的。

四、长度标尺

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长度标尺。

提问:我们知道测量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标尺,现在问你,你的猫咪有多高?人有多高?房间有多高?你会怎么表达?

学生:我比猫咪高,而且高得多;天花板比我高,而且也高得多。

提问:小朋友们,如果你的手上有铅笔的话,就可以用铅笔做标准去测量。从图中可以看出猫咪有几支铅笔那么高?人和房间分别有几支铅笔那么高?

预设:从图中可以看出猫咪大概有两支铅笔那么高,人大概有8支铅笔那么高,房间大概有16支铅笔高。

提问:比如老师现在想知道课桌的长度是多少,你会选用什么标准测量呢?老师这里有一些测量工具,你想怎么选呢?

预设:用铅笔测量,大概有 支铅笔那么长

预设:用数学书测量,大概有 本数学书那么长

预设:用橡皮测量,大概有 块橡皮那么长

谈话:看来,选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个标尺是我们自定的,只能在我们这里进行比较。

谈话:如果想要一个通用的标尺,就要制定公尺。为了沟通、记录的方便,就产生了测量长度的公尺,也就是我们说的尺子。现在我们常用的尺子有公制尺和英制尺。在这把尺上写了“英寸”两个字,这样的尺子是英制尺,它的单位是英寸。1英寸=2.54厘米,且一英寸被平均分成了8等份。用英制尺来测量,就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你的猫咪大约有12英寸高。你大约有48英寸高。天花板大约有96英寸高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公制尺

预设:每次选择生活中不同的物品来测量,测量结果不同。但有了公制尺,测量结果就统一了,方便沟通和交流。

总结:说明在生活中,通用的标尺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只有将标尺的标准进行统一,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便于生活中沟通交流。同时树立讲原则、守规矩的思政思想理念

五、温度标尺

提问:最后我们再来了解温度标尺。生活中我们会直观地去表达自己的感受。热,非常热,冷,非常冷等等。那到底有多热、有多冷,能不能用前面1-10的标尺测量呢?

学生:1-10的标尺只能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还是不能确定具体的温度。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测量温度的标尺来表示。

介绍:大约在两百六十年以前,有个叫盖布瑞尔 •华氏的人,制作了测量温度的标尺。首先,他做了一只玻璃温度计。为了测得冷的温度,他在碗里装了碎冰和盐,然后把温度计放进碗里。温度计里的液体就越降越低。等液体停止下降时,华氏就在那一点上标了个零。接着他把温度计放进嘴里,温度计里的液体越升越高。等液体停止上升时,华氏就在那一点上做个记号。在两个记号之间,等分成九十六小段,体温在华氏的温度计上是九十六度。就这样,华氏做成了测量温度的标尺。

介绍:接下来他又做了另一个实验,他把温度计放在水里,然后把水冷却,直到结冰为止,当水结成冰的时候,温度计上的液体是在32的地方,为了要测量热的东西,华氏就在九十六度以上,画了更多记号。这些记号两两相邻的距离都一样。他把温度计放到水里,然后加热。当水沸腾的时候,温度计里的液体是在两百一十二的地方。在华氏的温度计上,水在三十二的地方结冰,在两百一十二的地方沸腾。

介绍:在找到水结冰和沸腾的温度后,便制定出我们测量温度的公尺。

介绍:在华伦海特之后,科学家摄尔西斯制作了摄氏温度计,也就是我们现在生活中使用的摄氏温度。在摄氏温度计上,越往上(到100摄氏度)温度越高,越往下(到0摄氏度,甚至是零下的温度)温度越低、越冷。水在0的地方结冰,在100的地方沸腾。你的体温是在37的地方。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温度标尺产生的过程,感受其意义,体会到在发明了测量温度的标尺后,就能具体测量冷热程度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求知欲望。

六、总结提炼

谈话:现在,你已经认识了好几种标尺,相信在阅读绘本内容之前小朋友们产生的疑问现在已经解决了。

提问:回想一下,书中一共介绍了哪几种标尺?

预设:划分从一到十的等级,做成表示“喜好的标尺”;生活中标尺不光能够测“长度”和“高度”,还可以测不同的风级对事物的影响,不同的震级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等;还认识了英制尺和米尺的长度标尺;最后了解了华氏和摄氏的温度标尺

提问:你能分享你了解的生活中其他的测量单位吗?

谈话:要注意的是自制的标尺通常是给自己或者小部分人使用的,而大家都能使用的标尺,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测量标准。所以我们指定标尺的前提就是选定标准。

谈话:相信通过今天的绘本阅读,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老师想给大家再推荐几本相关的数学绘本,感兴趣的小朋友们可以课后去了解阅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