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课:《我们神圣的国土》
执教者:陆渡小学,陈靓;上课时间:2025年5月22日;上课班级:四(1)
一、课题简介
1.课题基本信息:
《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小学思政“话题式”教学研究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立项课题;立项时间:2023年2月;编号:2022/LX/02/034/03;主持人:陈靓;单位: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
2.核心概念界定:
(1)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指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其表现。人们在思维活动过程中表现于不同方面的特点及其差异,就构成其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智力品质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抓住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
(2)“话题式”教学:话题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思想,选定话题,并以此为主线创设一定的结构化情境,构筑具有一定思维张力的问题(子话题),引导学生开展调查、讨论、体验、思辨等活动,在知、情、意、行不断转换与升华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
(3)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小学思政“话题式”教学:是指小学思政学科教学中,从不同学段学生认知水平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一体化设计要求出发,通过设计有引领价值的核心问题,把教学的中心转向学生主体,有序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让学生对学科核心知识有深度的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小学低年段以单个生活趣味话题为中心,设计多样化学习活动,开展话题活动学习。小学中高年级以主话题和序列化子话题构成的多话题活动学习,即“前议题式”学习,进而逐步过渡到初中阶段全面开展议题式学习。
3.研究目标:
(1)形成“话题式”教学在地理主题中的理性认识;
(2)探索地理教学中培育空间思维、发散思维的操作范式;
(3)构建国土教育主题资源体系;
(4)设计融合思维品质的评价标准。
4.研究主要内容:
(1)运用问题式话题培育逻辑思维:探究地形、河流分布的逻辑关系;
(2)运用拓展式话题培育发散思维:分析世界遗产的价值多样性;
(3)运用交流式话题培育灵活思维:小组合作设计《旅游文明公约》;
(4)教学评价研究(过程性评价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小组汇报)。
5.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的设计与架构研究。
拟包括以下研究内容: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的特征、内涵、教育意义研究;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示范教育的方法、因材施教的方法、道德辨析的方法、情感教育的方法、道德内省的方法等);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课程形态、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等)。
二、研究课说明
1. 研究主题:
"话题式"教学在小学地理主题中培育空间思维与责任意识的实践研究。
2. 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通过结构化话题链(地形→山河→遗产→守护),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思维跃升。
3. 设计意图:
围绕“神圣国土”主题,分四个进阶话题:
探秘地形密码(逻辑思维):通过地图分析,理解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因果关系;
游览山河画卷(发散思维):联系生活经验,多角度描述景观多样性;
探寻遗产基因(辩证思维):对比自然/文化遗产价值,深化文化自信;
守护自然珍宝(创造性思维):制定公约,实现认知内化与责任担当。
4. 理论、理念说明:
(1)落实课标一体化要求:小学阶段通过具象地理话题启蒙爱国情感,为初中区域认知奠基;
(2)优化思维培育路径:以“地图解码→现象分析→价值思辨→行动设计”为主线,促进思维深度参与;
(3)强化真实情境体验:结合太仓本土案例(浏河、金仓湖),推动知识生活化迁移。
5.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三、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3.在祖国这片神圣的国土上,有着数不清的秀美山川与河流。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祖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板书课题:好山好水好风光)
话题一:探秘祖国“地形密码”
(一)解锁地形密码
过渡:祖国这么多的美景在中国地形图上构成了一副美丽的山水画卷,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秘祖国的“地形密码”吧。(板书:地形)
1.仔细看这幅地形图,同学们在地图上你找到了哪些地形?请你找一找这张图上我国的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丘陵:东南丘陵。
山地: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陆地上只有五种地形,高原、平原、盆地,山脉和丘陵,而这五种地形在我们国家都有,所以我们国家不仅地形多样,而且种类齐全。(板书:多样齐全)
【设计意图】 通过地图分析、因果推理,培育空间思维与逻辑思维,理解自然地理的内在联系。
(二)地形色彩的秘密
1.这幅中国地形图色彩鲜艳,通过刚才得学习,你能猜出这些颜色的秘密吗?(出示:高度表)
2.绿色、黄色代、棕褐色分别代表什么呢?有同学知道吗?
出示:绿色代表洼地和平原,黄色代表低山丘陵,棕褐色代表高山。
3. 你们发现中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呢?(板书:地势)
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板书:西高东低)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总体分为三大阶梯。你知道是哪三级阶梯吗?
第一级阶梯:以青藏高原为核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号称“世界屋脊”。
第二级阶梯:涵盖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四大盆地,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
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等。
同学们知道的地理知识还真不少,老师要为你们点个赞!
(三)解密长江黄河
过渡:我国又有哪些河流呢?
是呀,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2221条。中国的河流,按照河流径流的循环形式,有注入海洋的外流河,也有与海洋不相沟通的内流河。我们来看一段关于长江的视频,播放视频:长江。
1.看完视频后你知道了些什么?是呀,长江有着丰富的水量,众多的支流,像母亲一样,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华儿女。
2.那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呢?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你了解了多少呢?老师想考考你,下面四个选项中哪个是错误的?(出示课件)
A古代人类依黄河而居住。
B黄河是中国第一大河,在世界上位列第三,干流全长六千三百多公里。
C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乃至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这片流域。
师:答案揭晓,恭喜你们答对了!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五)小结
(1)那你们知道长江和黄河的流向是怎样的呢?
是的,因为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所以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难怪古人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示课件)
话题二:游览祖国“山河画卷”
(一)介绍各地景点
过渡:探秘了祖国的 “地形密码”,接下来就让我们化身 “小导游”,带着对这些神奇地貌的认识,向大家介绍祖国各地的独特风光吧!
1.瞧,这是我们同学假期旅行的美照。(出示图片)
2.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去过的景点?
3.听了同学分享的旅游经历,你们有怎样的感慨呢?
小结:祖国山河各具特色、壮美多姿,大家都要去看看喔!(板书:风景 壮美多姿)
(二)太仓山水
1.我们的家乡太仓有哪些好山好水好风光呢?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穿山曾是太仓境内唯一的天然山,后来由于海陆变迁,逐渐变成了陆地的一部分。它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
浏河则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承载着深厚的航海文化底蕴;金仓湖、天镜湖是太仓的人工湖……(生查阅资料介绍)
2.让我们跟随视频一睹水乡太仓的美丽风姿。(播放视频)
3.小结:我们跟随太仓的小桥流水,感受到了家乡的 “好山好水好风光”。
4.【设计意图】 从全国到本土的视角转换,通过实证分享培育发散思维,强化情感认同。
话题三:探寻世界遗产“独特基因”
(一) 世界自然遗产
1. 祖国处处是美景,其中有些美景很独特,有些美景十分罕见,还有些美景对研究自然环境演化时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人类重要的世界自然遗产。
出示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图。
2.这26个景点里中你有没有熟悉的景点? 图的左下角一段文字告诉我们中国有两种地貌被列为自然遗产。我们来看对比图,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有什么区别吗?
从外观上看,丹霞地貌呈红色,而喀斯特地貌呈白色。
3.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听听导游媛媛的介绍吧。
(二) 世界文化遗产和双遗
1.除了世界自然遗产,还有什么遗产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51页上阅读角的内容。(出示阅读角)
2.什么叫文化遗产?什么叫双遗?
3.咱们苏州也有世界文化遗产,是哪个?(苏州园林)
目前《苏州园林名录》中有108处园林,其中有9座园林纳入世界文化遗产。(播放视频)推荐系列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
5.看了视频你感受到苏州园林有什么特色呢?
【设计意图】 通过分类对比、案例思辨,培育辩证思维与文化自信。
话题四:守护祖国“自然珍宝”
1.同学们,面对这些珍贵的遗产,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它们,正如习爷爷所说:“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设计属于自己的《旅游文明公约》。
2.小组汇报交流。
3.总结:今天这堂课,我们走进了祖国的山川大海,感受地形多样、山河壮丽,领略了风景之美;认识了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我们还制定了旅游文明公约,尊重自然,爱护生态和保护环境,成就了心灵之美!
4.最后,全体起立拿起小红旗,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唱《我和我的祖国》。
【设计意图】 通过公约制定与行动承诺,将认知转化为责任意识,培育创造性思维与担当精神。
板书:
6 我们神圣的国土
好山好水好风光
地形 多样齐全
地势 西高东低
山河 壮美多姿
爱护 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