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课课例《科技改变世界》

作者: 时间:2024-01-13 点击数:

一、课题简介

1.课题基本信息:

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小学思政“话题式”教学研究》;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立项课题;立项时间:20232月;编号:2022/LX/02/034/03;主持人:陈靓;单位: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

2. 核心概念界定:

话题式教学

小学思政学科话题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思想,选定话题,并以此为主线创设一定的结构化情境,构筑具有一定思维张力的问题(子话题),引导学生开展调查、讨论、体验、思辨等活动,在知、情、意、行不断转换与升华中培育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方法。从不同学段学生认知水平出发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一体化设计要求,小学低年段以单个生活趣味话题为中心,设计多样化学习活动,开展话题活动学习。小学中高年级以主话题和序列化子话题构成的多话题活动学习,即“前议题式”学习,进而逐步过渡到初中阶段全面开展议题式学习。

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其表现。人们在思维活动过程中表现于不同方面的特点及其差异,就构成其思维品质。思维的主要品质有: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等。思维品质是衡量人的思维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思维品质是智力品质的核心,而智力品质是智力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特点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抓住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第一学段通过本课题主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第二、三学段主要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

话题式教学小学思政课程思维品质培育的实践研究

通过设计有引领价值的核心问题,把教学的中心转向学生主体,有序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3.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发挥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以激发思维、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构建思维品质视域下小学思政课程体系为目的,以探索“话题式”教学策略为直接目标,坚守新教材鲜明的理念和特色,让思政回归生活,关注价值引领,活动中注重情感体验追求,注重思想提升,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体目标如下:

通过研究形成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的理性认识。

通过研究,形成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操作范式。

通过研究,形成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资源体系。

通过研究,形成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评价标准,构建新课标引领下的小学思政课程的评价体系。

4.研究主要内容:

指向思维品质培育“话题式”教学的文献研究。

拟包括以下研究内容:思维品质以及“话题式”教学的教学特征、内涵、教育意义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厘清话题式教学与思维品质两者之间的关系

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的调查研究。

拟包括以下研究内容小学思政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小学生思维品质现状的调查研究;教师对话题式教学建议的研究;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的调查研究;

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的设计与资源开发研究。

拟包括以下研究内容: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方法研究在新课标引领下每学段选取代表性课文,研究设计思路、原则、方法、框架,做好话题设计;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课程形态、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

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的策略方法研究。

拟包括以下研究内容:小学思政教学中运用“话题式”教学提升思维品质研究第一学段运用前置式话题、交流式话题培育思维独立性和灵活性的研究,第二、三学段运用问题式话题培育逻辑思维深刻性和批判性的研究以此形成相应的话题式教学策略。

⑤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教学评价研究。

研究小学思政课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话题式”的教学评价标准。评价大致包括: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课堂评价、课外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社会评价;线上评价、线下评价等。

二、研究课说明

1.研究主题:指向思维品质培育的小学思政“话题式”教学研究

2.需解决的问题:

探讨交流小学话题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板块,逐步形成话题式教学的一般教学模式

3.本节课设计意图:

本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主话题“科技改变世界”,以及三个子话题“感受‘科技’带来的变化”,“聚焦‘科技’发展的历程”,“善用‘科技’发展的成果”。

子话题一:感受“科技”带来的变化中,视频呈现2022北京冬奥会的智慧餐厅,感受高科技的神奇。让学生感受到科技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子话题二:聚焦“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小组研究梳理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的贡献,以第一次为例,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蒸汽机在速度和运载量方面的巨大优势。通过制作中国名片,在锁定国情的基础上增强了文化自信。通过课前调查充分调动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弘扬科学精神。《厉害了,我的国!》及科技热点的呈现既是对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发展创新方面的取得的骄人成绩的一个普及,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钱学森故事的引入,让学生感悟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子话题三:善用“科技”发展的成果中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是把双刃剑,只有用好它才能造福人类,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道德自律对于科技应用的重要性,法律条文的呈现对学生渗透了法治意识。

最后,让学生大胆猜想,感受到未来世界将是一个发展更加迅猛的社会呈现习主席寄语青少年的话激励学生学好本领,积极创新

4.理论、理念说明: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和理解是一个主动过程,是学习者从曾经做过的事件中获得知识并将其应用到新的环境和新的任务中。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形成知识、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为话题式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话题式教学以情境为载体以话题为路径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有效地发展学习者个性化知识、兴趣和情感,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同时学习者能获得更高效、贴切的有效学习和深入理解,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生活教育论。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其三大理论基石。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话题式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在合作中学,培养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服务。

5.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法、课例研究法

三、教学过程

活动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以及三次科技革命认识到科技能够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理解和认同科技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了解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懂得善用科技造福人类;同时也要伟华国家利益和安全。

【法治观念】理解弘扬科学精神的作用,对党和国家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责任意识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从小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

了解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会善用科技,让科技可以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活动过程:

导入:

小度小度,端午节的天气情况?哇,有了小度的提醒我们可以合理安排假日出行计划。你们最喜欢听的是什么歌?小度小度,放首歌听听?

正是科技的力量,让它成了万事通。科技的发展,让我们不出门就可以了解全世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科技。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科技在改变人类的生活,为后面的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一、话题一:感受“科技”

过渡:首先让我们跟随镜头去北京冬奥会奥运村的智慧餐厅看看。

1.视频呈现2022北京冬奥会的智慧餐厅,感受高科技的神奇。

过渡:食物从天而降,机器人厨师代替人工厨师,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科技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小组交流分享: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科学技术?

过渡:信息技术还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手段,像老师使用的希沃白板,它就自带了很多神奇的小科技。(师演示小功能),谁也想上台来体验一下?

3.课堂小体验:学生上台体验希沃白板的小功能。

小结:信息技术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有趣,这就是科技的魅力。

设计意图:课堂上通过对希沃白板功能的小体验,让学生在真实课堂上直观感受互联网带给我们教学的的快捷与便利。过渡:感谢以上同学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还推动了社会进步(板书)

二、话题二:聚焦“科技”

过渡: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1.PPT呈现人类科技发展的时间轴,学生结合教材阅读角,思考:在这三个重要的时间段,人类科技发展经历了哪三次革命?(引出三次科技革命)

小组交流:我们小组研究的是第一次科技革命

追问:三次科技革命都有什么重大的科技发明?(蒸汽机、电灯、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过渡:在这些重大的科技发明中,瓦特和他的改良蒸汽机将人类社会带入机器大工业时代。

2.猜一猜,在蒸汽机没有出现之前,人们靠什么发展生产呢?(人力、畜力、风力等)

以交通运输为例,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优势又体现在哪里?(学生现场体验力气大的男生背一背同学

3.出示表格和相关的数据,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蒸汽机在速度和运载量方面的巨大优势。

小结:(添加蒙层)时速越来越快,运载量越来越大!

过渡蒸汽机的出现取代了人力、畜力,还广泛用于采矿、纺织等行业,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PPT呈现蒸汽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进一步认识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设计意图: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理解得并不深入,借助表格和数据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蒸汽机在运载量方面的巨大优势。

4.小组汇报:制作中国名片:我国最了不起的的科技发明是什么?

名称:                

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中国名片,在锁定国情的基础上增强了文化自信。通过课前调查充分调动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弘扬科学精神。

可以说科技改变了世界!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航天、航海、国防军事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令全世界瞩目。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感受一下:

5.视频呈现《厉害了,我的国!》

谈感受: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预设:中国真是太了不起了!我为中国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感到无比自豪!

小结: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桥、中国网,老师和你们一样也为我国科技的蓬勃发展感到无比自豪!尤其是咱们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速度令全世界都为之惊叹,真正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宏伟目标!(视频补充呈现“福建舰”“神舟十四”的资料,感悟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取得的丰硕成果)。

过渡:从“天宫一号”到“神舟系列飞船”,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钱学森。

6.视频了解“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钱学森的故事。出示钱老的话——“人民说我为祖国民族做了点事,就是最高奖赏”。

学生自由谈:你觉得钱学森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结:其实,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他们为了祖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课后大家可以去了解我国更多科学家的故事。

设计意图:《厉害了,我的国!》及科技热点“福建舰、神舟十四”视频呈现既是对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发展创新方面的取得的骄人成绩的一个普及,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钱学森故事的引入,让学生感悟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三、善用“科技”  

过渡:科技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烦恼。学校组织体检后,小张同学的烦恼来了。(播放关于近视的语音)

1.说一说:你知道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烦恼吗?要怎么解决这些烦恼?

预设:近视眼增多、转基因食品、农药污染水源和土壤、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电子垃圾、垃圾袋不易降解、低头族缺乏沟通、原子弹和生化武器威胁人类、网络诈骗等。

小结:如何减少科技带来的烦恼,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不仅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还需要通过法律约束、共同约定、公众监督等办法对科技应用进行规范。

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但总的来说它的利是远远大于弊的。只有用好科技才能促进社会进步,也就是说只有善用科技,才能造福人类。(板书)  

设计意图:该环节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是把双刃剑,只有用好它才能造福人类。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道德自律对于科技应用的重要性,法律条文的呈现对学生渗透了法治意识。

四、拓展延伸    

1.大胆猜想一下:你觉得将来科学技术还会广泛地应用于哪些领域?    

2.课堂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了解了三次科技革命的巨大贡献,懂得只有善用科技才能造福人类。未来世界将是一个发展更加迅猛的社会,(播放视频)

谁将成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呢?(是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呈现习主席寄语青少年的话)希望你们都能像习爷爷寄语的那样,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学好本领,积极创新,下一个钱学森可能就是你。  

板书设计:                          

技 改 变 世 界

推动社会进步

善用科技        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