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情境化设计的实践研究
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作业,不仅是课后巩固课堂知识,更是课前学生多样化的认知观念和课中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展现,是教师诊断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评估手段,同时也是学生在活动中良好学习习惯的性格品质养成的关键。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主要存在主体错位、美感缺失、形式单一等困境,为了“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实现“增效减负”,回归作业育人核心功能,本文对中年级学生做了一项有关作业设计与完成情况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学生作业情况,为下一阶段优化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情境化设计的体系留下第一手数据,做好研究准备,为落实“增效减负”打下研究基础。
二、调查过程
这次调查从当前中年级学生作业占比、作业态度、作业类型、作业完成批改方式以及作业变化方向几方面入手,通过发放网上问卷的方式,在我校三四年级各个班级群中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填写问卷并上交,共回收问卷441 份,其中三年级228份,四年级213份。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作业占比与完成时间


在参与调查的441名学生中,有243名学生认为在所有作业中语文占比较大,占55.1%;有79名同学认为在所有作业中语文占比最大,占17.91%;二者相加已是73.01%;而113名同学认为语文占比重较少,占25.62%;仅6名同学认为语文占比重最少,占1.36%。
在参与调查的441名同学中,有82名同学在校内便完成了语文课后作业,占18.59%;有77名同学在20分钟以内完成了语文课后作业,占17.46%;有188名同学在40分钟以内才完成了语文课后作业,占42.63%;而又94名同学需要花费1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语文课后作业,占21.32%。
分析:作业量的多寡往往被看作是关系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的指标。首先对语文作业量占所有学科的总作业量的比重进行统计,从数据可以看出,语文作业量占各学科总作业量的比重较大,且情况较为明显。
同时作业时间常常是判定作业负担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可从侧面反应作业量。教育部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提出:“—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前教育部长陈至立曾指出:“要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小学生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语文课程标准也有明确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参与此次调查的所有学生中21.32%的学生每天要花费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语文作业,这部分学生完成语文作业所需的用时已经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完成作业总量的用时,78.68%的学生需要花费4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语文作业,这个时间段占用标准作业总量用时的三分之二,即使语文作业完成起来相对耗时,但大部分学生在此基础上还需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作业设计的总量还需斟酌。
(二)作业喜好情况

在参与调查的441名学生中,有144名学生表示自己十分喜欢语文作业,占32.65%;有1240名学生表示自己比较喜欢语文作业,占54.42%;有36名学生表示自己对语文作业没有感觉,占8.16%;有21名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语文作业,占4.76%.
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有占87.07%的小学生表示了对语文作业的喜爱,这说明学生对于语文作业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 教师不应该放弃这一项教学环节,应积极开发,发挥作业应有的职能。
(三)作业类型

在参与调查的441名学生中,有391名学生选择了“抄写默写”为平时教师最经常布置的作业形式,占“88.66%”;有336名学生选择了“朗读背诵”为平时教师最经常布置的作业形式,占“76.19%”;有344名学生选择了“做练习题”为平时教师最经常布置的作业形式,占“78%”;有189名学生选择了“根据书上练习延伸”为平时教师最经常布置的作业形式,占“42.86%”;有106名学生选择了“综合实践性作业”为平时教师最经常布置的作业形式,占“24.04%”;有77名学生选择了“和其他学科联合的创意作业”为平时教师最经常布置的作业形式,占“17.46%”。
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最常布置的作业类型为抄写默写,占88.66%;做练习题以78%的选择比例占据第二位;之后依次为朗读背诵、根据书上练习延伸、综合实践性作业,布置最少的是跨学科的创意作业。综合分析,学生的作业类型集中在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两大类。而在新课程改革和减负令中都较为注重实践性,实践性作业与跨学科作业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四)作业完成与批改方式


在参与调查的441名学生中,有272名学生选择了喜欢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占61.68%;有33名学生选择了喜欢小组完成作业,占7.48%;有85名学生选择了喜欢父母陪同完成作业,占19.27%;有50名学生选择了喜欢自由选择学习搭档完成作业,占11.34%。
在参与调查的441名学生中,有375名学生表示作业是由语文教师批对错,写日期和等次。占85.03%;有238位同学表示作业是由语文老师一一面批,说修改建议,占53.97%;有87位同学表示作业是由小组长或课代表批改对错,占10.73%;有91位同学表示作业是由同学互相批改,写建议意见,占20.63%;有65位同学表示作业是由自己批改,自我评价,占14.74%;有47位同学表示作业是由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占10.66。
分析:教师应该在语文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各种资源的联动,这可以体现在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上。同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学生们并没有建立健全这样的同伴合作意识,更加喜欢独立或是与父母一起完成作业。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作业评价主体的选择、作业评价的方式等都制约着学生主体性的实现。调查结果显示,按照选择比例由高到低确定作业评价主体选择的频率高低,最主要的作业评价主体为教师,其次为同学互换,而学生自己作为评价主体的情况是较少的。
(五)作业改进建议

在参与调查的441名学生中,有300名学生选择了希望作业内容方式能更有趣,占68.03%;有142名学生选择了希望作业可以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占32,2%;有177名学生选择了希望作业可以更有挑战,占40.14%;有96名学生选择了希望作业能更自由地选择,占21.77%;有82名学生选择了希望作业难度更小,占18.59%;有75名学生选择了希望作业能和其他学科联合,占17.01%;有74名学生选择了希望作业量更少,占16.78%;有52学生选择了希望作业能有不同的批改方式,占11.79%.
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有过半的学生希望作业内容方式能更有趣,在这其中有同学在填空中补充到希望作业能以互动的方式,希望作业能与网络结合,同时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希望作业能与生活结合起来,有一位同学在填空中补充这样便可以更好地说出他的想法。接下来两组相邻的数据分别希望难度向上和向下,适宜的作业难度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作业情绪,进而投入到作业过程中产生积极的作业效果。然而不同的学生喜欢的作业难度是不同的,这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真实体验对语文作业的难度进行个别调整。
三、结论与建议
由此份问卷可知,我校中年级学生语文作业面临语文作业占全部作业的比重较大,负担过重,但作业的形式较为单一,且没有发挥语文作业的情境优势,以至于使学生普遍建议作业能够再有趣一些,同时教师设计课堂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并没有贯彻到作业设计、完成与评价中,致使作业与课堂设计脱轨,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小课题的研究,将情境化引入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中,有效发挥情境作业的作用,相应“双减”号召,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
(一)控制总量,摆脱呆板
从作业时间来看,学生负担还是比较重,作业的主要时间花费在语文学科上,其它学科用时较少,也没有达到“双减”的政策要求。因此教研组与备课组要认真备课,积极研究作业层次,预估作业时间并有意识控制作业总量。
(二)丰富设计,多元评价
教师布置语文作业时机械化严重,忽视了跨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性作业等类型的作业,教师设计作业的目的面向巩固课堂知识、在熟练的反复操练中加强记忆并提高技能。而这与现如今的作业理念是相违背的,同时评价时还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合作”的意义,更无视了“我”的自我评价意识。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丰富作业设计的资源库,运用多元评价手段。
(三)提高质量,落实“双减”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借助课文学习亲近母语,规范使用语言,扭转被动学习是顺应“双减”的方针政策,切实提升语文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尝试。面对学生亲近喜欢语文作业的现状,教师更应该在“双减”政策倡导下,从教师个体设计到教研组集中研讨再到学校管理机制统筹至地区国家宏观推动,由小及大,由点扩面,有意识地研究深化小学语文作业情境化设计,使之跳出作业的局限空间,创造可持续成长的舞台,在学生要发未发之时,促使学生亲近母语、主动学习、创新思维、健全人格、达到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同时积极寻求促进学生基础发展与满足个性需求之间的协调。
附件:
基于当前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及完成现状的调查研究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
为了更好地了解你们的语文作业情况,现对你们进行调查。恳请您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认真且真实地填写。本次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您提供的信息在统计后即会被摧毁,不会泄露您的任何信息。万分感谢您的配合!
你是几年级的学生[单选题] *
○ 三年级
○ 四年级
你认为语文作业在所有作业中的占比重情况是[单选题] *
○ 所有作业中,语文占比重最大
○ 所有作业中,语文占比重较大
○ 所有作业中,语文占比重较少
○ 所有作业中,语文占比重最少
你每天花费在语文课后作业上的时间是?[单选题] *
○ 在校内就完成了
○ 20分钟以内
○ 40分钟以内
○ 一个小时以上
你是否喜欢现在的语文作业[单选题] *
○ 十分喜欢
○ 比较喜欢
○ 没有感觉
○ 不太喜欢
哪一种情况更符合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形式? [多选题] *
□ 抄写默写
如抄写第二课词语;默写古诗《山行》
□ 朗读背诵
如:朗读第四课课文三遍;背诵第五课第2自然段
□ 做练习题
如完成第一课的补充习题;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一篇阅读理解
□ 根据书上练习延伸
不同课文不同形式,如请你用几句话介绍一下你的校园;写一写你看到的秋天的景色
□ 综合实践性作业
如:举办一场习作猜谜大会,猜猜他是谁;读书分享会,说一说你读过的童话故事
□ 和其他学科联合的创意作业
结合其它学科,如:请你画一画你心里理想的学校,并且说一说它的特别之处;
请你出门找一找秋天的踪迹,拍照后为照片写几句话,在班级中开展秋天展览会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你最喜欢的完成作业的方式[单选题] *
○ 自己独立完成
○ 小组合作完成
○ 父母陪同完成
○ 自由选择学习搭档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平时作业的批改情况是什么样的 [多选题] *
□ 语文老师批对错,写日期和等级
□ 语文老师一一面批,说修改建议
□ 小组长或课代表批改对错
□ 同学互换批改,写意见建议
□ 自己批改,自我评价
□ 多种评价方式结合 _________________
你希望作业设计有什么变化,也可以说说你的建议 [多选题] *
□ 作业量更少 _________________
□ 作业难度更小 _________________
□ 作业可以更有挑战 _________________
□ 作业内容方式能更有趣 _________________
□ 作业能更自由地选择 _________________
□ 作业能和其他学科联合 _________________
□ 作业能有不同的批改方式 _________________
□ 作业可以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_________________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