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低段数学绘本阅读实践研究》调查研究报告

作者: 时间:2022-10-10 点击数:

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低段数学绘本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题意,提高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绘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融入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中,无论是有趣的情节,还是精美的图片,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于低学段学生抽象能力较差,认知水平较低,生动形象的数学绘本无疑是该学段学生阅读的最佳选择。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低段学生阅读数学绘本现状以及低段教师对数学绘本阅读的理解程度,进一步了解教情和学情。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有助于小学低段开展数学绘本阅读的可操作性策略,进一步使得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阅读和运用中得到培养和提升,推动数学绘本教学在小学低段的发展。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

三、调查对象

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低学段数学教师、学生。

四、调查内容

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低段数学绘本阅读情况调查问卷分为学生版和教师版,学生版问卷共13道题目,主要为了了解学生所在年级、对数学绘本的了解程度、拥有数学绘本的本数、数学绘本阅读现状和兴趣等情况;教师版问卷共11道题目,主要为了了解教师的教龄、对数学绘本教学的认识、数学绘本的运用和对数学绘本价值的理解等情况。

五、调查结果及分析

绘本已是小学低学段学生的常见读物,但数学绘本对学生来说则比较陌生。通过调查发现,有不少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数学绘本,有部分教师也从未在课堂上开展过数学绘本阅读,也只是通过参加讲座、研课等方式了解数学绘本。

(一)学生数学绘本阅读现状

    从图1我们可以发现,有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数学绘本这类书籍的存在,很少有学生经常阅读数学绘本,说明低段学生阅读数学绘本的情况不容乐观。






1 学生对数学绘本的了解和阅读情况

但从图2可见,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数学绘本的,有21.89%是非常喜欢,有51.58%是比较喜欢,26.35%对数学绘本的喜欢程度一般。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希望老师在数学课堂中读绘本、讲绘本。显而易见,学生是喜欢数学绘本的,但却没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与阅读的重视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师应紧抓该契机,推动数学绘本阅读,将数学绘本融入数学课堂中来,指导学生进行数学绘本阅读,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数学绘本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 学生对数学绘本的喜欢程度

(二)学生数学绘本阅读方式

由于低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即使数学绘本图文并茂,言简意赅,也存在少部分学生反映不能独立阅读绘本故事,在理解数学绘本故事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存在困难。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得更佳的数学绘本阅读感,更好地理解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对课堂中数学绘本阅读方式进行干预。

为了进一步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应摒弃传统单一方向的授课法。通过调查,从图3可以看出,有15.21%的学生希望开展以教师讲读为主的数学绘本阅读,48.98%的学生希望采取师生共读的方式,35.81%的学生希望教师引导自己自读;从图4可以看出,78.57%的教师希望以师生共读的方式开展课堂数学绘本阅读活动,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联系起来。阅读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开展课堂数学绘本阅读之前要充分准备,充分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开展。数学绘本不同于一般绘本,它包含抽象的数学概念和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绘本内容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 学生希望课堂开展的数学绘本阅读方式


4 教师希望课堂开展的数学绘本阅读方式

(三)学生数学绘本的选择类型

数学绘本内容题材多种多样,学生的选择性很多。从图5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的绘本题材更偏向于生动活泼、形象的,对富有哲理的则没多少兴趣,这跟学生的年龄小、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有关。在绘本选择方面,我们不能全部依据学生的兴趣去选择,也要考虑学科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心智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能够与教材相辅相成的,让学生的绘本选择不再单一。同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学数学,爱上数学,并逐步形成认知,培养数学思维,发展数学眼光,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5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绘本题材

(四)学生喜爱的数学绘本活动

数学绘本活动不局限于阅读,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表现出来。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数学绘本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拓宽数学思维。演绘本、编绘本就是很好的选择。

演绘本,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身临其境,成为绘本故事中的角色。

通过问卷调查,从图6可发现13.91%的学生是非常有兴趣去演绘本的,38.4%的学生对演绘本比较有兴趣,但有45.27%的孩子则考虑到时间问题,若时间充裕,他们也愿意试一试。有了兴趣的加持,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演绘本,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6学生对演绘本的兴趣程度

在活动前,学生需要深入阅读数学绘本,教师指导学生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在演的过程中,当遇到数学问题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沉浸式的环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深学生的体验感,促进学生的理解。通过这样一场有趣的表演活动,学生不仅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渗透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立足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画画,是低学段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他们常常通过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编绘本,将画画与数学巧妙地连结在一起。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续写、创编,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由图7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绘制数学绘本也有一定的兴趣。有16.51%的学生对绘制数学绘本表示特别感兴趣,33.02%的学生表示比较有兴趣,47.68%的学生表示如果时间充裕,愿意试一试。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用绘制绘本的方式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呈现出来,表达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7学生对编绘本的兴趣程度

(五)数学绘本教学开展情况

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学绘本情况

如图8所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学绘本情况并不理想,大部分教师偶尔使用,有小部分老师甚至从未使用过。但经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师认为开展数学绘本教学是有价值的,导致教师课堂上很少使用数学绘本另有原因。数学绘本的内容较新颖,这也给教师的教学设计带来挑战性。它不同于中规中矩的数学课,它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师需要准备数学绘本的电子素材,不仅需要图文素材,也需要语音素材,还要将它们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而这些工作对教师而言具有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想能够改善当今使用数学绘本情况不佳的情况,需要团队分工合作,发挥个人的优势,设计出一节优秀的数学绘本课,形成数学绘本资源。

(六)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目的的认识

这一道多选题,调查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目的的认识。如图9所示,参加问卷调查的所有老师都选择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占了总人数的85.71%,选择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能力的提升占78.57%,选择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占85.71%。可见,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目的有清晰的认识,十分注重通过数学绘本阅读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希望数学绘本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间接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一节好的数学绘本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方法,还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9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目的的认识


(七)教师对数学绘本阅读环境的重视程度

好的阅读环境是学生开展阅读的必备条件。由图10可以发现,7.14%的教师认为阅读环境是极其重要的,78.57%的教师认为环境是重要的。好的环境将帮助教师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营造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师生共读,一起探讨、交流;教师可以打造数学绘本阅读角,给学生提供数学绘本书籍,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绘本的趣味性。当然,家庭阅读环境也十分重要。家长在家可以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共度温馨的阅读时光。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边讨论,一边阅读,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加强了亲子间的交流,促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也培养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10教师对数学绘本阅读环境的重视程度

综合以上分析,要想更好地开展小学低段数学绘本阅读,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数学绘本阅读的环境,将数学绘本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开展数学绘本阅读,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数学绘本的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数学概念的认知,让学生在阅读数学绘本的过程中提高数学水平,提升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