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局“政社协同视域下县域教育治理创新的行动研究”总课题的引领下,结合本课题方案,进一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实施传承劳动文化的节气主题课程统整开发的实践研究,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师生在研究中收获成功。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理论书籍,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为了增强课题实施的原动力,推荐老师阅读书籍,织教师撰写心得并交流,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生书籍《二十四节气课程开发与实施》,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的理论水平,促进教师进一步思考节气与课程的统整。
2.推荐阅读,夯实教师科研能力。课题承担人推荐课题组成员阅读课题论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跨学科——一样的端午节”主题课程为例》《新课标视域下跨学科教学的有效路径》《基于 “五育” 融合的二十四节气课程开发与实施》等,引领课题组教师进一步了解什么是跨学科教学,如何开展跨学科教学等,为课题的研究明确方向,为课题下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课程统整开发,创新劳动育人模式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节气的文化特点,从不同的年级段中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以统一的主题连接不同的内容,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整合节气活动,使之既符合年级目标,又具有学科性。本学期在三年级开展“悦动节气课程”,在语文课文《清明》一课中融入二十四节气的劳动文化知识,潘水琴老师执教,在前期课题组一起开展磨课研讨活动,通过以拓展的形式把二十四节气的劳动文化知识融入到语文课堂,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三、校家政社协同育人,多元劳动育人体系
1.融仪式,劳动基地学技能
春雷响,万物长。这惊蛰节气来临之际,结合3月12日的植树节,学校开展“播种希望 不负‘拾’光”三年级成长仪式,寓意孩子们懂得感恩,树立理想,幸福成长。活动中,我校钱俭锋老师通过介绍播种节以及惊蛰节气可种植的绿色植物,让同学们对24节气又有了新的认知。然后,同学们和家长一起来到“六度蔬卉园”,开展锄地、播撒种子、种植育苗、浇水翻土等活动。翠绿的嫩苗、绽放的笑脸、劳动的身影,组成了一幅最美春耕图。
2,走基地,校社协同悟文化
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在谷雨节气,我校五年级的同学们走进时思基地开展“迷彩走基地 实践助成长”主题实践活动。在基地里,同学们体验了各类活动课程。中医药文化课程:同学们体验了艾条制作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称重、卷制……在活动中,同学们们对我国的中医药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榫卯工艺课程:一榫一卯一纸间,传统文化在心间。在学习和制作中,同学们深入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农业种植课程:在基地,同学们还了解了农业工具,体验了踏水车、推水车等传统农耕活动,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辛劳。传统美食课程:饺子,是我们的传统美食,在基地,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学习包饺子,品尝中华传统美食。
3.劳动周,校家协同树品格
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每个人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在立夏节气,我校开展“以‘劳’塑品德 以‘动’促成长”劳动周主题活动。三四年级的同学和家长们走进自然,开展有益健康的户外亲子劳动。农耕劳作、护花爱绿等,感受劳动之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五六年级的同学们们走进厨房,在父母的指导下制作了一道道美食,品尝幸福生活的味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劳动中的每一种体验都是成长的印记。
四、课题学期成果
1.进一步丰实了家校政社共育课程资源库。目前形成的二十四节气美食小主播课程、百分百家庭节气食俗乐课程、节气视域下“德育+”课程、节气视域下“学科+”课程、红色农耕文化节课程、娄江金秋丰收节课程、致敬最美劳动者课程,跨学科主题教育课程等。
2.搭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在家校政社共育课程中提升了思辨能力,更多教师发现家校政社共育是助力教学质量提升的制胜法宝。一批老师在课程的开发中得到历练,在太仓市研修活动中讲座,得到专家、同伴的点赞肯定。
3.形成了项目的区域性经验。潘水琴老师和崔馨怡老师参加了太仓市的社区教育技能大赛,在比赛中,评委们对于我校开展的节气主题劳动活动,非常感兴趣,活动的实施开展也获得了评委老师们的肯定。
七、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资料性过程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
2.对于校家政社协同育人的体系构建还不够成熟,不能很好地发挥各方作用。
3.教师理论⽀撑的⼒度不够,归纳总结的能⼒不强,课题研究⼯作的开展和反思过于单薄的问题。
(二)下阶段研究计划
1.梳理课程资源。继续做好节气主题课程资源以四个微课推进,两个全程化的微课,两个主题化去农场实践的微课。
2.继续开发实施策略。三种体验实施活动:六度蔬卉园、青园农场、小桥农场。
3.形成物化成品。把诗歌、谚语、歌谣做成一本册子;制作文创作品:节气黏土作品、节气杯子、基地农场品上设计文创品;开发二十四节气摄影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