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课题研究学期汇报表(2022-2023下)

作者: 时间:2023-06-30 点击数:

课题名称

基于叶圣陶劳动文化教育思想的节气主题课程统整开发研究

主持

俞建琴 王薇

课题

编号

2021/Y/02/017/03

承担

单位

太仓市陆渡

中心小学

立项

时间

 

2022.2.10

课题级别

(打“√”选择)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规划

课题

教研

课题

重点

课题

立项

课题

一、本学期历次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理论学习,夯实研究基础

1.理论书籍,建构研究模式。为了增强课题实施的原动力,推荐老师阅读书籍,教师撰写心得交流,组织班主任参加《认识二十四节气》主题培训,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课题网站主题鲜明的支撑性理论网络培训,多举措促进教师研究理论的提升。

2.推荐阅读,提升教师素养。课题承担人推荐课题组成员阅读课题论文,了解课程开发的路径;阅读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推荐的《教育治理文献研究第一期和第二期》,学习政社协同的优秀案例,明确研究的方向。

二、创生运行体系推进目标融合

2021年10月-12月,由学校牵头,联合街道劳动教育基地“青园农场”和“小桥农场”的相关人士、社区书记、社会人士、家长代表,完成了家校政社协同育人的“运行体系”,推进多元合作的目标融合,创新家校政社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丰富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创新性实践活动实现多元视角下的教育活力。

2023年5月31日,在太仓市教育局、太仓市陆渡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在陆渡街道关工委、社会各部门及家长的协同育人理念下,学校不断探索“多元主

体参与下的教育治理创新模式”,让社会资源能够进入教育领域启动了“益陆童行 竞渡启航”家校政社协同育人品牌项目。

三、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多元育人新途径

1.家庭+:百分百家庭立夏食俗乐,携手家校共育的起点。

1)节气美食小主播课程

在各级家委会的组织和调查下,挖掘学有所长的家长资源,发动家长带领儿童搜集立夏、芒种节气的美食等文化,录制“节气美食小主播课程”,通过微信平台在节气之际定期推送“空中微课”,让家长和孩子了解节气美食,细品传统文化。

2)百分百家庭食俗乐课程

立夏时节,许多地方吃“蚕豆饭”,一是因为蚕豆刚上市,二是豆又叫“发芽豆”,讨“发”的好彩头,三是寓意健康一整年。蚕豆在王祯的《农书》上有“百谷之中最为先登之物,蒸煮皆可食,代饭充饥”之说。家长和孩子一起剥蚕豆、切肉丁、淘米,将吃“蚕豆饭”的习俗与家庭亲子活动进行融合,让孩子在品尝美食时感受节气习俗带来的教育意义。

2.学校+:节气视域下“德育+”课程,探索跨学科育人的基点。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利用‘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节气视域下“德育+”课程是节气文化与德育活动进行课程统整,挖掘节气文化的德育价值,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学校开展了“立夏印象习俗”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儿童了解立的传统习俗活动结合地域特色开展印象习俗摄影活动学校通过邮箱征集:二十四节气 印象习俗 摄影作品,在校园中开辟节气文化展长廊。

3.社会+:农场节气体验地,润泽儿童劳动品质的燃点。

习近平总书记说:“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建立起校联动机制,使校社共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了巨大的可能。

课题组确定活动主题,成立活动团队,开展活动宣传,采购活动物资,详细落实活动过程:

例:《立夏,农场中的那抹迷彩绿》

活动环节

活动内容要求

材料与设计意图

书记授课

学校书记授课《立夏,农场中的那抹迷彩绿》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田间党课

学校党员代表执教田间党课《 时入立夏,万物生长

丰富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厚实他们的农耕文化。

诗歌朗诵

劳动小能手朗诵 《最美五月》

准备诗歌和音乐

知识问答

学生关于二十四节气芒种知识问答《立夏知多少》

知识问答题、小礼品

颁发劳动小能手

 

结合校级劳动小能手评价方案评选

奖状和奖品(蚕豆)

省劳动模范寄语

 

少先队设计好寻访稿子

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少年力量!

劳动体验

采蚕豆、挖土豆 、种花生

带领学生体验立夏节气劳动之乐,感受农民伯伯的辛劳。

劳动之趣

剥蚕豆、画立夏蛋、斗蛋游戏

 

引导学生感受立夏节气的趣味性。

手工制作

学生利用粘土制作各种作品赠与农场劳动者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活动总结

学生结合活动体验,写写自己的感悟,同时对本次活动提出一些建议,活动好的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把活动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课题学期成效

经过家校政社的共同努力,二十四节气共育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丰实了家校政社共育课程资源库

目前形成的二十四节气美食小主播课程、百分百家庭节气食俗乐课程、节气视域下“德育+”课程、节气视域下“学科+”课程、红色农耕文化节课程、娄江金秋丰收节课程、致敬最美劳动者课程。

2.搭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在家校政社共育课程中提升了思辨能力,更多教师发现家校政社共育是助力教学质量提升的制胜法宝。一批老师在课程的开发中得到历练,在太仓市研修活动中讲座,得到专家、同伴的点赞肯定。

3.形成了项目的区域性经验

“百分百家庭节气主题统整课程”获评太仓市第一期德育创新创优项目;“知节气,承传统,养品格——二十四节气主题课程统整开发研究”立项为2022年太仓市教育系统“书记项目”;“粘粘社团讲述中国故事——二十四节气”获太仓市第三届学生节二等奖;“二十四节气”杯子文创礼在市长杯开幕市上赠送给德国拜仁队球员二十四节气课程:家校政社协同育人 增强教育活力》获得太仓市劳动教育优秀案例;《立夏,农场中的那抹迷彩绿——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劳动课程实施模式 》获苏州市劳动教育案例评比三等奖。

4.构建了“益陆同行 竞渡启航”品牌项目内容

启动了“益陆童行 竞渡启航”家校政社品牌项目,共有四个内容:邂逅春日美好拥抱夏日热情收获秋日硕果守望冬日缤纷实施十个家校政社协同育人计划:关爱行动计划红色基因传承行动计划五心”教育行动计划四季阅读行动计划、文明实践行动计划、智慧送教计划亲子陪伴百微计划家长行动计划二十四节气行动计划、我们的节日行动计划;建立“五支队伍”为保障:“五老”讲师团爱心帮帮团、亲子同乐团、德育导师团队、家教成长指导团,通过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让社会资源能够进入教育领域,尤其是在学校的层面实现“家校政社合作”新局面,从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需要多元化评价学生。评价是为了鼓励和激励学生可持续参与到节气主题课程以自我评价为主,辅以教师、同伴、家长等他评方式,对学生在节气主题课程中的“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三个方面进行劳动素养的综合评价,评出学校“最美劳动之星”,在校园宣传栏内设立“最美劳动之星”荣誉榜,通过海报及微信公众号报道“最美劳动之星”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