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ies around Taicang(主题写作)
一、课题简介
1. 课题基本信息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立项时间:2022年2月;编号:2021/LX/02/119/03;主持人:陆静 张瑜;单位: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
2. 核心概念界定:
(1)长三角一体化背景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是指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背景下开展教育研修一体化、课程建设一体化研究,加速教育一体化发展。
(2)地域文化融合课程
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和认同、带有地域文化符号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本课题特指长三角地域文化,包含海派文化、吴越文化(江浙文化)、徽派文化、娄东文化等,这些文化既各具风韵又相互渗透融合。
地域文化融合课程是指通过对地域文化融合的研究,通过地域之间的信息、设备、师生、课程资源等的交流互通,融合地域间的特色文化,搭建课程支撑平台融合架构的小学课程,旨在丰富优化地域间的小学融合课程建设,它具有地域性、选择性、优质性、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的特征。
(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架构研究是在顺应国家双减政策方针及五项规定,丰富优化长三角地区小学课程建设,主要研究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以长三角地区即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文化为主线进行建构,融合三省一市的教育文化、风土文化及特色文化,指向课堂文化、研修文化、研学目的地文化以及学校的特色课程,搭建课程支撑的网络、联盟及展示平台而融合架构的小学课程。重点研究课程开发的机制和实施策略,形成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的操作范式。
3.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课程建构的内涵、特征、育人价值的理性认识。
(2)通过研究,形成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课程开发的案例、校本教材、实施路径和范式。
(3)通过研究,提高学校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开拓学生文化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研究主要内容:
(1)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的基本研究
(2)指向地域文化三级课程架构的研究
(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课程开发机制的研究
(4)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课程实施的研究
(5)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课程支撑平台建设的研究
(6)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课程典型案例研究
二、课题课说明
1.研究主题:长三角地域文化融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2.需解决的问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长三角地域文化融合教学的切入点、实施方式是否合适,学生是否可以有效接受。
3.本节课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对太仓周边城市(上海、杭州、黄山市、苏州)的风土人情、景点、文化、美食等学生较为了解并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学习和讨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对以上城市进行准确描述和表达。
4.理论、理念说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4.研究方法:案列研究法、课堂观察法
三、教学过程
·Teaching contents: Unit6 An interesting country (拓展写作)
·Teaching themes: Cities around taicang
·Teaching aims:
1. 语言能力目标:
(1)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目标类句型: What do you think? “There is/are….”“You’ll find….”“(The)…is/are…”“You’ll love/like…”等句型来描述上海、杭州、黄山市、苏州的风土人情、景点、文化、美食等。
(2)能在主题情境下,介绍一个城市,并用笔头的形式进行表达。
2. 学习能力目标:
(1) 能利用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进行主题性表达;
(2) 能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优化自身知识结构。
3.思维品质目标:
(1) 能初步抓住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并进行恰当的描述,训练思维的合理性、缜密性。
(2) 能根据他人的展示,做出适当的评价,发展对比、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
4.文化意识目标:
了解长三角部分城市的风土人情、景点、特色美食等文化元素,并能运用所学语言传播弘扬中国文化。
·Teaching points:
1. Key points:
(1)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目标类句型: What do you think? “There is/are….”“You’ll find….”“(The)…is/are…”“You’ll love/like…”等句型来描述上海、杭州、黄山市、苏州的风土人情、景点、文化、美食等.
(2)能在主题情境下,介绍一个城市,并用笔头的形式进行表达。
2. The difficult points:
(1)能利用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进行主题性表达;
(2)能抓住国家的动物、运动、城市等特色文化,并进行恰当的描述,训练思维的合理性、缜密性。
·Before class activities(前置性练习):
Make a mind map and talk about a city around us .(利用思维导图,画一画,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一个周边城市)

·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
Step 1. Pre-task Preparations
1. Brain storming :
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ina?
Cities / food / festivals / interesting places / animals /
1. Look and say
What cities can you see on the map?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调出学生对中国城市、美食、节日、景点等的知识储备,同时引入周边城市的话题
Step 2. While-task Procedures
How can we know these cities ?(复习回顾获取信息的方式,导入下面任务)
Task 1. Ask about Shanghai
(问答开展复习上海的信息)
Task 2 . Read about Hangzou /Suzhou
(阅读理解获取苏州、杭州的信息,进行文化的比较,寻找相同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Task 3. Watch about Huanshan
(观看图文视频介绍黄山风景和微派建筑)
设计意图:通过听、说、读的方式回顾和学习关于四个城市的信息。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升获取信息、对比、辨别的思维品质。
Step 3. Post-task Activities
1. 小组内完善前置的思维导图
2. 完成写作基本框架
Assignments
1. 完成写作,小学评价、修改
2. 以小组位单位,制作一份城市介绍的材料(海报、小报、PPT、视频)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
执教者: 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 张瑜 执教课题:Cities around Taicang (主题写作)
观察班级:陆渡小学六(6)班 观察对象: 观察者:
关键教学事件观察(按时间轴) |
以学思教 |
活动流程 |
教师教学行为 |
学生学习表现 |
观察指标 |
观察记录 |
观察指标 |
观察记录 |
|
活动一: 通过对中国信息的再现切入周边城市。 活动二: 运用听说读任务,指导学生理解相关城市信息,并进行真的表达。 活动三: 整理思维导图 形成文字描述 |
A.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长三角地域文化融合教学的切入点、实施方式是否合适?
A1教师导入长三角城市的方式是否合适?
A2.教师设计的任务和实施方式是否合适?
A3.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帮助整理城市相关信息的方式是否有效?
|
|
B.学生能否在教师设计的任务活动中有效接收到长三角文化,开展准确的描述、对比和表达真实感受。
B1.学生能否根据地图准确说出长三角具体的城市。
B2.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真实感受到长三角文化特色?
B3. 学生能否通过思维导图的帮助,较为正确的形成文字描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