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24日,薛嵩和陈晨老师参加了学校课题研究优质课评比活动,10月25日,课题组老师们集中会议室(1)召开了10月例会,教科室沈燕主任主持会议,主要进行两个议程:A.课题研究课执教老师说课;B.交流研讨课堂观察情况。
薛嵩老师执教了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一课,薛老师紧扣课题研究主题充分挖掘古诗的创作背景,创设了“爱国诗人在身边、爱国诗句挂嘴边、爱国精神记心田”三个环节的学习任务,潜移默化地渗透了长三角地域文化,充分发挥了地域文化的育人功能。学生在对比学习、诵读中不断升华情感,感受到了诗人超越地域、时空的爱国情怀。
陈晨老师执教了三年级英语《Project1 Making friends》一课,陈老师结合长三角地域文化文化元素创设真实的交友情境,引导学生在互动中运用英语交流,开展美食连连看活动,使语言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交友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增进了同学之的友谊。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也可以成为好朋友,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包容心。
研讨中,课题组老师们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对于地域文化与学科内容的融合思考,认为薛老师采用“随文相融”的策略通过注释和资料补充诗作创作的政治文化背景,有效促进了学生诗文感情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爱国家的情怀。认为陈老师的课围绕长三角文化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切合课题研究主题,有效激发了学生语言运用的兴趣,达到了语言训练和文化体验目的。
相信课题组老师们会带着明确的目标进一步积极思考,认真总结,将课题研究的每一次收获有效渗透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课堂研究能力,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 题目 |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 |
课题类别 |
苏州市规划立项 |
立项编号 |
2021LX0211903 |
出席 对象 |
王家元、陆静、沈燕、张瑜、倪佩芬、卢青、陈金玉等18名课题组成员 |
地点 |
会议室(1) |
时间 |
2024年10月25日 |
研究 主题 |
课堂评比促双融 交流研讨助前行——课题组10月例会 |
所要解决问题 |
A.课题研究课执教老师说课;B.交流研讨课堂观察情况。 |
研究 方法 |
讨论法 交流法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2024年10月22、24日,薛嵩和陈晨老师参加了学校课题研究优质课评比活动,10月25日,课题组老师们集中会议室(1)召开了10月例会,教科室沈燕主任主持会议,主要进行两个议程:A.课题研究课执教老师说课;B.交流研讨课堂观察情况。 薛嵩老师执教了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一课,薛老师紧扣课题研究主题充分挖掘古诗的创作背景,创设了“爱国诗人在身边、爱国诗句挂嘴边、爱国精神记心田”三个环节的学习任务,潜移默化地渗透了长三角地域文化,充分发挥了地域文化的育人功能。学生在对比学习、诵读中不断升华情感,感受到了诗人超越地域、时空的爱国情怀。 陈晨老师执教了三年级英语《Project1 Making friends》一课,陈老师结合长三角地域文化文化元素创设真实的交友情境,引导学生在互动中运用英语交流,开展美食连连看活动,使语言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交友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增进了同学之的友谊。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也可以成为好朋友,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包容心。 研讨中,课题组老师们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对于地域文化与学科内容的融合思考,认为薛老师采用“随文相融”的策略通过注释和资料补充诗作创作的政治文化背景,有效促进了学生诗文感情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爱国家的情怀。认为陈老师的课围绕长三角文化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切合课题研究主题,有效激发了学生语言运用的兴趣,达到了语言训练和文化体验目的。 相信课题组老师们会带着明确的目标进一步积极思考,认真总结,将课题研究的每一次收获有效渗透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课堂研究能力,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明确了课题研究课及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思路
|
物化 成果 |
修改后的语文、英语课题研究课课例、观察量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