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习惯养成 为成长赋能

作者: 时间:2023-03-17 点击数: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和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2023316日中午,校青共体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班主任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交流分享会。


首先,会议上邀请了两位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分享工作经验。

陆萍老师分享经验:首先要树威立信,秉持原则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把每个细节做好,威信自然就可以树立起来。其次是循理重序,落实班规根据学校考核评比班级的细则为主要方向,结合班级实际,不断完善班规,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认同并认真落实。但是学生犯错是常态,及时教育是重点,陆萍老师会在学生犯错时采取“一静、二想、三行动”、“时光倒流法”“比比谁的进步大”等方法积极引导纠错帮助学生规范行为将要求细化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就餐时,制定了以下要求:1.轻搬凳子,同时坐下;2.眼看餐盘,多嚼慢咽;3.剩菜归拢,轻倒入盆;4.清理餐桌,各司其职;5.手放大腿,安静端坐;6.有序排队,脚步轻盈。通过顺口溜让学生清楚明晰且容易操作。此外,班级不定期开展富有新意的各种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约束言行,养成良好习惯。


金丽老师分享经验:金丽老师认为好习惯要从学会整理开始,能够把自己东西整理好的人,更能管好自己,因此她要求每个人先从整理做起:整理好生活、学习用品,整理自己的桌肚,整理自己的各科资料和练习。同时也安排专人整理班级的公物。其次是班主任适当放权,让学生自主管理,养成好习惯。设立值日班长轮流制和顽皮小鬼来“当家”的制度,给每一位学生监督管理的机会,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自觉改正。第三点是三心二意,巩固好习惯。三心即责任心、细心和耐心;二意即在意和刻意。好习惯的培养和坏习惯的改正都是漫长的过程,因此班主任需要多点耐心,可以每周确定一至两项习惯,脚踏实地地训练,第二周再增加新要求,逐渐过渡、进步。


习惯人人都有,在培养学生习惯方面班主任的好方法和难题也不少。本次会议还邀请了青共体教师钱佳乐老师对自己在培养学生习惯方面的好方法进行交流。

钱佳乐老师好方法交流:结合班级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要求,并且一步步完善细化。在制定要求之前,可以和学生讲明这么做的必要性。比如离开座位时将桌面清空,桌面的东西就不会被风吹走或者被同学不小心撞到地上而弄坏。对于爱打小报告这一点,先是设立得力的班干部,再和学生说自己是“专家”,如果需要“看病”,先到班长等班干部处“挂号”,急事、重要的事可直接汇报,小事就请班干部等小助手帮忙一起解决,这样既让学生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避免养成打小报告的坏习惯。班主任工作还需要“勤”,勤到班级、勤督促,努力让要求和规范牢牢刻在学生脑海里,从而养成好的习惯。


会议的最后,王薇老师也给出了一些好的建议:1.激发动机。和学生沟通好每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激发内在动机;2.明确规范。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守则》、《小军人一日规范三字歌》,结合班级实际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3.榜样教育。不仅是班主任自身需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要多引导学生向班干部等优秀能干的同学学习;4.持久训练。习惯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班主任需要耐心与细心,反复强调;5.及时激励。及时而有效的评价与激励对良好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所以班主任除了指出问题之外,更要学会多用正强化激励学生;6.阵地作用。利用好每天的晨会、每周的班会,和学生共同分析不足与进步;7.环境育人。良好的班级班风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很重要,因此要带领学生共同树立良好的班级风貌。


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班主任也是每一位教师培养学生的重中之重。相信通过本次交流会,所有教师都能有所收获,对班级管理有新的思路,帮助陆小娃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