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低年级数学教研组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依托“融合·衔接”——陆渡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培训,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为引领,围绕“立足课堂,深化课改,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研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扎实有效开展数学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把提升数学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放在首位,以落实新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加强管理,创新思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发展。
具体目标:
1、管理目标: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增强教师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教研意识和奉献意识,为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寻求新思想、新途径、新方法。
2、教学目标: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整合教育资源,落实课改新理念,构建“活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3、教研目标:扎实做好校本教研,以校课题研究为导向,强化科研引领,提高数学教师教研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4、教师成长目标:发挥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认真组织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及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写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并组织好教师之间的交流工作。
2.立足课堂,用新课标的理念改进教法,树立只有统一的教学理念,没有统一的教法模式的思想,要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节课后教师要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备课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4.互相听课,听课后及时开展评课活动,评课时围绕主题进行。
(二)定时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和教学效益。
1组织好两周一次的专题教研,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力争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学教研工作新体系。
2、组织好听评课活动认真落实好教学研讨课。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实减负增效的措施。在听课、评课、反思重建中提高每位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狠抓平时,认真做好培优补差等工作。
1、要抓好待进生的转化工作,补缺补差重在平时的点点滴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
2、抓好课堂拓展,有针对性地进行拔高练习,不断提高班级的优秀率。
4、加强数学质量监控,监控后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并在教学中及时改进。
(四)加强待进教师的培养工作,形成强大的数学教师队伍。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关注工作,走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促进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并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在业务上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做到有目的,有成效,帮助他们尽快吃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组长、骨干教师应多听青年教师的课,听后及时反馈,指出不足之处,让青年教师能及时成长。组内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青年教师展现,力争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并积极做好教学工作。
附:具体工作安排:
周 次 |
活 动 安 排 |
第1周 |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会议(线上) |
第4周 |
教研课 |
第6周 |
教研课 |
第8周 |
教研课 |
第10周 |
期中质量分析研讨 |
第12周 |
教研课 |
第14周 |
骨干教师展示课 |
第16周 |
师徒结对展示课 |
第18周 |
期末命题研究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