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拔节展芬芳 不负韶华亮青春——陆渡小学青年教师活力课堂展示活动(语文篇)

作者: 时间:2023-06-22 点击数:

    2023年6月,陆渡小学举行以“破土拔节展芬芳,不负韶华亮青春”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活力课堂展示活动,旨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开展活力课堂汇报展示活动,让青年教师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提高,快速成长。

    王海宇老师执教《小猴子下山》,设置了孙悟空派小猴子下山的情境,跟随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去到每个地方感受小猴子的心情,从而体会到小猴子的三心二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重点关注小猴子的动作,让学生在做一做,演一演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最后明白课文的寓意。

    沈晗晓老师执教《棉花姑娘》,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通过“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对蚜虫的厌恶;以生动的图画引发学生对“治病医生”这一问题的关注;又以对话的朗读指导和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焦急与痛楚。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潘水琴和艾静老师都执教《祖先的摇篮》,教学思路清晰严谨,字词教学扎实有效。整节课紧扣课题,创设了大量语用情境,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很好地处理了理解内容与语言实践的关系,把学生当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把积累迁移当做主要的教学任务,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程馨雅老师执教《青蛙卖泥塘》,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理解词语“吆喝”的意思,接着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了解泥塘在青蛙的改造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此过程中穿插了解字义、动作等方法随文是自由,再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角色语言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想象和交流小兔、蝴蝶、小鸟和小狐狸等可能说的话,让学生迁移运用,感受这样说话的好处。

    武晓艺老师执教《小毛虫》,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让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句,弄清小毛虫成长的三个阶段,然后图文对照,了解课文的段落安排,并通过抓住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引导学生了解小毛虫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进而明白不管怎样,都要自信乐观地面对一切的道理。

常蕾老师、钱佳乐老师和薛嵩老师执教的都是《海底世界》一课。课文整体是总分总的结构,各个自然段也能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进行介绍,清晰具体。教学中,常蕾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构段方式,尝试学习,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并带领学生品味、学习富有特色的语言,深化理解,从而激发学生阅读与探究的兴趣。

钱佳乐老师为了突破“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事物写清楚的”这个难点,在第四自然段中通过列表格的方式让学生一目了然,并适时小结,而第五自然段则在引导的基础上进行放手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掌握方法。
      薛嵩老师紧紧围绕课文的关键句“海底世界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展开教学设计。薛老师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的动物、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矿物,五个方面带领学生,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之处,并且细致的分析了作者所采用的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对各种说明方法以及总分的段落结构有了充分的了解。

蔡艳老师主要从花园之变到巨人之变来展开。在朗读中体会花园经历的三次变化,再通过对比感受巨人前后的变化。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最后让学生获得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杨默涵老师执教的《手指》一课,学习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先以一个问题统领全文,对比姿态、性格和特点;再强调各有所长,要团结合作,这样的语言体现了漫画家独特的写作风格;最后以课文为例,总结出夸大(夸小)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人的五官。环环相扣,整体感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