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科研管理 助力教师发展
——陆渡小学2022-2023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门新学期工作意见为指导,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引下,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充分发挥科研的“引领、研究、服务、助推”功能,以优化学校教育教学为出发点,以激发教育科研活力为侧重点,立足课堂,实践教科研训一体化;依托联盟和学校苏州市 “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强化课题研究实效;抓好骨干辐射,落实“七个一”管理过程,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推动教师科研素养不断发展,为高效提升学校教育品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学术支持。
一、丰富科研理论,提升教师素养
1.专家讲座——用先进理论开阔眼界
教师的成长需要自身的努力,但更需要专家的指导、引领。因此学校专门申报了《基于“课程·课堂”的教师发展》校本教师培训项目并邀请各路专家定期来校指导教师开展新教材培训和课堂研讨活动。除此之外,还邀请了本土校内外骨干老师作讲座,有交互式一体机使用讲座,有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讲座,有课题课例实践指导讲座,有基于专业成长的学科论文写作讲座等。上级安排的讲座培训,选派教师们积极参与,一次次理论讲座让教师们开阔了眼界,在先进理论引领下进行课堂实践研究,在课堂实践中积累并总结经验,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从而使教师们能够快速提升专业素养。
2.阅读分享——用心得感悟启发实践
“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纳入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中,学习是教师的职业需要,经常学习应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学校大多数教师能充分开展日常学习活动,从中汲取教育教学营养。为了引领学校教师紧跟时代潮头,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教科室联合教导处、德育处精心筛选名师理论书籍推荐老师们阅读,如《今天怎样做德育——点评88个情景故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基于儿童真实问题》、《知心育人——适合每位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等名师专著,还推荐太仓市的《燃荻》理论汇编,以自学和小组学的方式开展深度阅读,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教科室组织校级读书心得评比和读书分享会,通过活力阅读来增强教师们的内驱力,不断夯实教师的理论底蕴,掌握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获得教育科研的营养,提高科研素养。
二、依托课题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本学期重点参与了学校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叶圣陶专项课题《基于叶圣陶劳动文化教育思想的节气主题课程统整开发研究》、太仓市教育治理子课题《政社协同视域下传承劳动文化的节气主题课程统整开发的实践研究》、太仓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低段绘本阅读实践研究》和微型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情境化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一方面严格规范网络栏目的上传,每月确保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活动内容,不仅有报道,还确保研究活动记录表的按时上传,达到质、量兼备。另一方面把课题和教研有机融合,使课题研究常态化、规范化、有效化,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本学期结合学校“绿野杯”青年教师课堂评优活动开展了地域文化融合课程的课例实践、研讨活动,引导老师们进一步认识“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结合班队课评比活动开展了《迎冬至话冬至 弘扬中国劳动文化》统整课程开发和课例实践、研讨活动,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中国记忆冬至节》绘本阅读、微课学习冬至美食英语单词、科学探究《为什么冬至这天北半球白天短黑夜长》……,引导教师在实践和相互学习中获得研究方法,明确研究目标。
三、重视总结宣传,凸显科研成果
课例研究是开展教科研的重要途径。每一次课例研究,都经过了教科研团队的反复研讨、打磨,集集体的智慧,有理论的支撑,是老师进行科研总结、撰写科研论文的鲜活案例。因此,我们重视引导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反思和总结能力,同时也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多方面为教师提供宣传、发表的渠道。
根据上级要求,学校每学期会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教科室根据“行知杯”“教育学会”“课标论文”等论文参赛通知要求,及时对青年教师进行写作指导,明确理论和格式要求,以个别交流的方式对特殊论文逐一阅读修改,点对点进行反馈,从大标题到小标题,从内容摘要到关键词,反复斟酌,收到了明显效果。
本学期,8篇论文分获省第十四届“行知杯”一二三等奖;16篇论文分获苏州教育学会和陶研会一二三等奖。陆静校长的《课外阅读:让知识储备更丰富》发表于省刊《小学阅读指南(一二年级版)》、《小学语文阅读生本化课堂的魅力打造》发表于省刊《科研》;俞建琴副校长的《探索读写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教学为例》发表于省级刊物《新课程研究》;陆静、王家元校长的《“太仓—上海”文化之旅课程建设,点燃学校发展“新引擎”》、王家元副校长的《让“做数学”撬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俞建琴副校长的《节气主题课程统整: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沈燕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培养》、张瑜老师的《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生长的生命场——“自主 合作 积累 延伸”主张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优化》、金丽老师的《基于语篇教学,提升思维品质》、倪婷婷老师的《铺设学生发展台阶 实现科学教育一体化——以《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为例》和陈靓老师的《“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后拓展训练融合探究》发表于省刊《启迪》;另外不少老师的论文都发表在《绿野》校刊的教师版,供大家互相学习。
回望过去,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放眼未来,我们将继续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以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型教师队伍为制高点,以全校教师教科研素养不断提高为增长点,充分发挥学校教科研在提升学校整体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大胆探索,勇于拼搏,锐意进取,使我校科研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