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修改稿)

作者: 时间:2025-03-28 点击数:

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立项微型课题,课题编号:****4034

《基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研究

开题报告

论证专家:毛利清

论证建议:

1.课题题目要修改,让语言更通顺;

2.研究背景要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去论述,前两个研究背景的顺序要调换一下。因为是微型课题要更贴近学生,切入点要更小;

3.因题目调整,核心概念也要重新调整,指向性要更加明确;

4.研究内容要易操作,和目标要匹配,不宜多、不宜宽。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

1.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迫切需求基于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化需求

长三角地区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节日文化逐渐边缘化,年轻一代对其了解甚少。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本研究提出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了解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基于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化需求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迫切需求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在长三角地区,作为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小学英语教育面临着更高的挑战。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以长三角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通过融入地方特色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课程改革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

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现实需求

本校地处长三角文化腹地,超60%学生为本地户籍或长期定居者,自幼浸润于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元宵灯会等传统习俗中,具备丰富的节日生活经验。然而,现状调研发现学生虽熟悉节日文化符号(如粽子、花灯),但英语表达较为匮乏,文化认同与语言能力割裂。校内英语实践活动多局限于课本剧表演、单词竞赛,缺乏真实文化情境的深度融合。基于此,本课题以长三角传统节日为载体,依托学生已有的文化认知与生活经验,开发“做中学”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破解“有文化底蕴却不会表达、有学习兴趣却缺乏路径”的困境,既是响应新课标“推动中华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亦为本土文化传承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供校本化解决方案。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以长三角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本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提高语言能力;同时,通过了解和实践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文化意识;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素养的提升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1.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传统节日文化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问题

    需要探索如何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融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词汇表达、文本理解等,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深刻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此外,还需要研究如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互动等,创新传统节日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实践活动形式的创新与学生参与度提升的策略问题

    实践活动应立足于英语教学目标紧扣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如手工制作、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同时,活动应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还需要研究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如设置明确的活动目标、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和提升学生参与度,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吸引力,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英语,提升文化素养。

    3.活动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反馈机制的完善问题

    构建科学的活动效果评估体系和完善的反馈机制是本课题的重要研究内容。评估体系应包括多个方面,如语言能力的提升、文化意识的增强、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评估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活动方案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这将有助于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构建评估体系和完善反馈机制,实现活动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⒈与“ 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相关的研究

  2. 国内研究

    知网没有呈现国内学者对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研究,而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的研究较为丰富。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俗特色。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如何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教育中。研究者们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文化内涵以及社会价值,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理论依据。学者曹丹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研究》中尝试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英语教材相结合,通过交际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活动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中国传统节日内容的简单英语表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认同。学者余佳榕在《指向文化自信培育的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以“中国传统节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一文中认为,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助于加深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教师以“中国传统节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立足英语学科,融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围绕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主题,以任务链为载体,依托研读语篇、确定主题、重构单元、设计活动等环节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培育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研究者们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手工制作、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参与,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一些研究者还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通过词汇学习、句型练习、口语表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2)国外研究

    由于国外直接关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研究较少,通过Deep Seek检索到一些没有明确姓名的国外学者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及教育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论文,学者们关注了中国传统节日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策略和发展趋势。该研究分析了全球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这些节日文化。他们还进行了中国传统节日与其他国家节日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该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庆祝方式、文化内涵以及社会意义,探讨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性和普遍性。虽然这些研究论文可能不直接涉及长三角地区或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设计,但它们提供了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入分析和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可为设计相关课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此外,还有一些未明确提及具体学者姓名但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如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引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研究、利用古诗和故事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等。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传承和创新方式,同样可为设计小学英语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

    ⒉与“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的相关研究

  3. 国内研究

    据知网查询,国内对于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者们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与活动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项目式、主题式与社会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策略,并强调了评价渗透综合实践活动全程的重要性。同时,也有研究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樊波等学者在论文《小学英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原则与实施路径》中,基于当前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问题,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小学教材Hit it big板块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小学英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路径。任伟、徐凤英在论文中探讨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以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设计了《画说风筝·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其独特的实践性、趣味性和创造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有助于丰富小学英语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国外研究

    关于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国外同样有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如John Dewey(约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部著作,虽并非专门针对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但其提出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理念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具有深远影响。他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和掌握知识,这与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Jane Piirto(简·皮尔托)的研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这对于设计吸引小学生参与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至关重要。她的理论可以为活动设计提供心理学依据,确保活动既有趣又有效。David Kolb(大卫·科尔布)的著作《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体验学习:体验作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中强调通过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化和主动实践四个阶段来促进学习。这一理论为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指导设计者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国外学者在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借鉴这些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水平,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 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通过探索长三角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我们希望可以为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提供新的视角和素材。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丰富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文化背景。通过设计以长三角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加深教师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实践。研究不仅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文化素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为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

    2.实践价值

    传统节日文化作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传统节日文化,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兴趣和动力的提升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提高语言能力。同时,通过了解和实践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文化素养。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素养的提升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长三角地区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将这些节日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还能通过教育的方式促进地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增强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概念界定

    1.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本课题中,长三角传统节日不仅是文化学习的对象,更是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载体,旨在通过节日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深入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

    2.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

    以英语为学习媒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设计的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本课题中,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基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研究(小学英语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

    是指以长三角地区特有传统节日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立足本校学生英语水平、认知特点及生活经验,设计融合主题探究、语言实践、文化体验和跨学科元素的多元化活动。通过情境化、项目式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在真实任务中运用英语传播本土文化,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深化对长三角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是以“文化传承与语言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引领,以“学生主体参与和体验”为行动导向,以“长三角传统节日文化”为中心,以“英语学科与传统文化融合”为基础,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目标探索的“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策略,形成融合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的学习新模式。

    四、支撑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环境互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本研究课题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设计小学英语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指导。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传统节日文化,与环境(包括教师、同伴、文化素材等)进行互动,从而主动建构关于节日文化和英语语言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2.文化教学理论

    文化教学理论强调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的重要性。该理论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不仅是语言技能的掌握,更是对目标语言文化理解和认同的过程。在本研究课题中,文化教学理论为将长三角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了解和实践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3.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认为人类智能是多元化的,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等。在本研究课题中,多元智能理论为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指导。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形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不同智能,如语言智能(英语表达和交流)、肢体动觉智能(动作表演和舞蹈)、人际智能(团队合作和沟通)等。这种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开发校本化的长三角传统节日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通过本课题研究,形成小学英语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

    聚焦于将长三角传统节日文化转化为可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实践性资源,破解本土文化教学碎片化、语言实践情境缺失的难题。基于本校3-6年级学生英语水平梯度,系统梳理端午、中秋、元宵等节日的习俗、饮食、传说,筛选出适配课标“人与社会”主题的核心词汇和实用句型,开发“节日主题英语资源包”。资源包同步融入跨学科元素,形成“一节日一主题一资源包”的结构化成果,确保教师可一键调用、学生能直观体验,实现“用英语讲身边文化”的校本化落地。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形成一套针对小学英语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能够探索出将英语学科教学与长三角传统节日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尊重。要以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为抓手,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围绕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

    2.通过本课题研究,形成“主题驱动·分层实践·多元输出”的小学英语综合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以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为核心,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英语能力(如低年级侧重节日符号英语表达,高年级聚焦文化内涵对比),构建“主题驱动+分层实践+多元输出”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例如选取端午节龙舟赛、中秋家宴等真实生活情境,设计“节日观察记录表”“双语习俗访谈”等任务,激活学生文化经验;低年级学生可通过“节日实物贴贴乐”(匹配中英文标签)积累词汇,高年级学生开展“节日意义辩论会”(如“元宵灯会VS圣诞灯饰”),提升思维与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用英语制作节日手账、拍摄vlog解说家乡习俗、参与校园英语文化展演,形成“语言运用—文化理解—成果展示”闭环。要做到紧扣长三角节日特色,解决传统教学中文化主题零散、实践活动形式单一问题,为区域学校提供可迁移的活动设计范式。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长三角传统文化的认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及思维品质。

    3.通过本课题研究,创建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工具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学习研究能力

    为确保活动效果,开发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极为关键。通过研究,深入分析活动中的语言运用、文化理解、实践参与等关键要素,构建包含知识掌握、能力表现、情感态度的多维度评价体系,设计如学生自评互评表、教师观察量表、活动成果量化评分表等工具,为衡量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与成长提供精准依据,推动教学活动不断优化。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通过搜索文献,理论学习,咨询专家,增强英语教师的理论素养;通过开展课堂活动的实践研究,提升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通过案例分析、课例研讨、论文撰写,提升英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围绕基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展开,旨在探索如何将长三角地区的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通过设计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核心素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英语资源的校本化开发与设计研究小学英语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

    深入挖掘长三角地区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内涵,结合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与本校学生认知水平,收集、改编和原创英语儿歌、故事、绘本等教学资源。从词汇、句型、语篇等维度,把节日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英语资源库,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学习国内外在小学英语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的研究现状,了解该领域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尚未研究的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其他教师在该方面的需求和问题,收集学生在基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指明方向。

    2.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研究小学英语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主要通过情境创设、课程整合、主题式教学、跨学科合作的途径开展活动。立足英语主学科,探究如何围绕长三角传统节日,精准设计主题驱动环节,搭建分层实践框架,并实现多元输出形式的有效整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并感受长三角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可以从创设系列化跨学科教学设计、系统化的知识构建、趣味化的活动实施来开展实践研究。

    3.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小学英语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

    建立基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评价方式,对于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主要采用学习目标和成果的整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情感性评价和生生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另外在英语综合实践研究课实施过程中,采用一课一评,形成可操作的评价量表,对学生的进步予以及时表扬奖励,不断促进学习的良性循环,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旨在通过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将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同时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研究将围绕长三角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英语表达、跨学科整合等方面展开,通过调查分析、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基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路径,并形成可操作的实施策略,供同类学校及教师借鉴。

    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设想是以《(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针,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并及时总结反思,本课题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252-20254月)

    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在课题研究前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同时,运用文献研究搜集整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形成文献综述和调查报告。

    2.实施研究阶段(20255-202512月)

    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课堂观察等方法,积极探索基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方法、途径及评价方式。比如:用英语介绍长三角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春节、端午节等相关传统节日的手工制作,学会用英语介绍制作过程及作品特色,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促进学习策略和思维品质的提升;结合音乐、美术、地理、历史等课程,对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进行课堂资源拓展学习。依托学校英语节活动通过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比赛,鼓励学生创编中国故事短剧,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和表演的能力,感受英语的趣味,拓宽眼界等。对开展的所有活动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课堂展示,全校展示并汇编成册。收集主题活动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表、学生课堂活动单和评价表、学生作品等资料。

    3.总结提炼阶段(20261-20262月)

    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分析和归纳整理基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形成案例集。撰写并发表关于基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论文,完成结题报告。

  4. 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

    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对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知识时,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时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问卷调查应包含以下步骤:①设计问卷:学生问卷内容应涵盖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程度、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以及对跨学科学习的体验和感受等方面。教师问卷内容应包含教师对长三角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程度、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态度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②发放问卷:选择本校中高年级班级,将问卷发放给学生填写。教师问卷则发放给所有英语组老师。③收集数据:回收问卷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学生和教师对传统节日主题小学英语跨学科学习的看法和反馈。

    2.文献研究法。

    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系统地梳理和分析有关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实践经验,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文献主要来源:①学术数据库②图书馆资源③网络资源。文献的筛选和整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相关性筛选:要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筛选出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相关的文献;②质量评估:要优先选择权威机构发表、被引次数高、研究内容深入的文献;③分类整理:要将筛选和评估后的文献按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实践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建立文献综述框架。

    3.行动研究法。

    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究基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与效果,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核心素养。我们将遵循以下几个步骤:①制定行动计划:通过问题诊断、目标制定,设计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②行动实施与观察:按照行动计划,开展小学中高年级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注重长三角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入和英语语言的运用,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互动和成果,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在具体的课堂情景中,认真进行过程性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4.案例研究法。

    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基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案例,分析其成效与不足,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收集英语老师在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学生作品等相关资料。通过学生在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前后的英语水平、文化素养、跨学科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评估案例的成效。此外还要分析案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创新的教学资源、有效的教学方法、良好的师生互动,为其他老师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案例研究法,我们将能够深入剖析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在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

    5.经验总结法。

    运用经验总结的方法,对已有案例和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将收集到的经验材料进行分类和提炼,形成一套基于长三角传统节日主题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报告,报告以文字、图表、案例等多种形式呈现,以便老师们理解和运用。我们将积极撰写相关论文进行发表或参赛,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5. 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

课题研究调查分析报告、文献综述

文本

2025.2

研究课公开展示

录像课例

2025.5

部分典型案例集和学生成果

文本和实物

2025.8

最终成果

论文汇编

文本

2026.1

课堂实录(视频)

光盘

2026.2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文本

2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