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课题总结

作者: 时间:2025-06-30 点击数:

《指向审美创造的小学生散文阅读任务群的设计研究》课题学期研究总结

本学期,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立项微型课题《指向审美创造的小学生散文阅读任务群的设计研究》在学校教科室的支持和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展研究,做好了以下几件事:

1. 依托资源平台——夯实理论基础

课题成员共同研讨相关研究内容。基于前期广泛收集的文献,结合对小学生散文阅读现状的调查数据,剖析传统阅读教学不足,汲取国内外理论养分。大家围绕如何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分层设计散文阅读任务群展开深入讨论,通过借助情境创设、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散文之美并进行审美创造。 本学期还观摩学习了几堂苏州地区优秀课例,开展了一次校内教研课,通过课例剖析、评课议课等形式,初步探索任务群设计与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培养的路径,有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开发的散文阅读任务群资源在难度梯度设置上不够合理,未能充分匹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深耕课堂实践——开展课例研究

主持人钱佳乐老师执教散文阅读任务群研究课《牧场之国》,以“跟着文字去旅行”创设情境,瞬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初览表格梳理荷兰牧场画面,到精读感悟文本语言之美,任务分层递进,逻辑严谨清晰。在教学过程中,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划、悟”深入文本,组织学生围绕“真正的荷兰是一个( )的牧场之国”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品读交流,学生们积极参与,主动表达,归纳提炼多元而准确。此外,钱老师适时将白天牧场的三个文段以诗句形式呈现并配乐朗读,让学生沉浸式感受荷兰和谐、自由、安闲的田园风光,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荷兰的喜爱与向往之情。“情趣写动物”环节更是巧妙迁移写法,助力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参与研究的老师一致认为:此次课例实践为指向审美创造的小学生散文阅读任务群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情境创设、任务设计、读写结合等方面具有借鉴价值。

3. 搭建交流平台——深化研究协作

根据科研部门的课题网络管理要求,课题立项后都要建立专题研究网站,设立6个项目,包括课题方案、学习资料、研讨活动、学期汇报、研究成果、成果鉴定。因此,课题组每月定时定点召开例会,开展研究活动,撰写活动报道,及时发布活动照片和内容。每次开会有签到,有主题,各成员汇报研究进展情况,提出研究困惑,小组其他教师提出针对性建议,边讨论边修正研究方向。通过课例研讨,积累实践经验,让研究落实到课堂,服务到每位教师和学生。为了方便课题组成员间的联系交流,课题组成立了一个QQ群,在群里探讨理论学习心得、评课等等。

4.下一阶段计划——优化资源体系

在暑假期间,计划组织组织课题组成员对现有阅读任务群资源进行重新评估与优化。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分层设计任务难度,增加差异化学习任务,完善资源包内容,确保资源与学生需求高度适配。同时,积极收集更多优质散文资源,丰富资源库。还将制定科学、系统的学生审美创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作品评价、同伴互评等,全面追踪学生在阅读任务群学习过程中的审美能力发展。深入分析课例中的教学策略,总结成功经验与改进方向,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指导。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通过理论学习、课例实践、平台搭建、成果梳理,为散文阅读任务群与审美创造能力培养的融合研究奠定了基础。未来将继续深化以下工作:优化任务群资源包的梯度设计,完善审美创造能力评价工具,拓展“文化散文”“哲理散文”任务群课例研究,为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更系统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