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
甲:尊敬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甲:我是六5班的凌晨!
乙:我是六5班的夏芷青。
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乙: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合: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
甲:什么是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尊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乙:具体表现在:礼貌、礼节、仪表、仪式
甲:为什么学礼仪?
乙: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
对个体而言:不学礼,无以立;
甲:对社会而言,礼仪,能塑造组织形象,提高办事效率,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乙:那么,礼仪有哪些分类呢?
甲:首先是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乙:具体包括:一、卫生礼仪: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甲:二、言谈礼仪。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做到: 说话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乙:也可以运用一些敬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甲: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乙:三、仪态举止,比如谈话的姿势,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
甲: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乙:在与人交谈时的坐姿,也能看出一个人的礼仪,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
甲:作为我们小学生,我们在课堂上,也有一些礼仪要遵守。
第一: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乙: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甲: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乙: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甲: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乙: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甲: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乙: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甲: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乙: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甲: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乙:在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甲: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乙: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
甲:我们来学习一下升国旗仪式时的礼仪吧!
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乙: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甲: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
乙: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甲:校内公共场所也要有礼仪:我们应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乙: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甲: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乙: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我们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内。
甲:还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
合:让我们向不文明现象宣战,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
乙:下面请听歌曲:《文明礼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