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冬至 感受传统
AB:我是五(4)的张馨雨,我是五(4)班的瞿皓然,本次广播,由我们两位共同为您主持,希望大家能喜欢。
A:本期红领巾广播,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冬至。
B:今天是12月22日。那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A:当然知道,今天是冬至节呀!
B: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冬至节吧。
A:好啊!我先来考考你,你知道冬至节的来历吗?
B: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 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
A:哦~~~冬至节原来是这样来的! 据我了解,我国的这些传统节日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B:是啊,那你现在能不能就给大家讲讲这冬至节又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A: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冬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冬至节与众多的节日一样也有很多食俗的,俗语说“冬令进补,明年打虎”,由于正值隆冬时节,冬至吃的食品,以进补为主,有顺阳助阳的象征意义。以食治病,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节令美食,如冬至要吃饺子、馄饨、吃汤圆、年糕、赤豆粥、吃冬至肉,如羊肉、狗肉、腊肉,吃冬至团等。
B:这些食俗也都有很多民间的传说和由来。我给大家讲讲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吧。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A: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冬至来临后,特别要做好保暖工作。
B: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A:合理调节饮食起居,完善作息时间,不过度劳累。饮食要做到四多。1、多补充高蛋白(豆类、牛羊肉、鱼、虾、米面等)2、多补充益生菌(酸奶、奶酪等)3、多补充维生素(水果、蔬菜)4、多补水。友情提示:对于消化不良的同学,冬至当天的汤圆和饺子要少吃一点以免增加肠胃消化不良哦!
B:通风换气,多晒太阳,要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A: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AB: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
A:相信大家早就猜到这谜底的答案了,让我们在一首节气歌中结束我们本次的播音。
合:感谢大家的收听,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