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拒校园欺凌 共建阳光校园——2025年3月17日国旗下讲话(王薇)

作者: 时间:2025-03-18 点击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共拒校园欺凌 共建阳光校园

校园是我们学习知识、快乐成长的地方,应该是充满阳光和欢笑的地方。然而,校园欺凌却像一片乌云,笼罩着一些同学的心灵,给他们带来伤害和痛苦。

学生欺凌是什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三十条第三项里是这样定义的: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

欺凌有哪些形式?

肢体欺凌:主要利用身体动作直接攻击他人,包括殴打、推挤、吐口水等。

言语欺凌:主要通过口头言语直接攻击被欺凌者,或取侮辱性绰号、辱骂、讥讽、嘲弄、恐吓等。

社交欺凌:通过与其他人共同排挤孤立被欺凌者,使被欺凌者被排挤在团体之外。这一类型的欺凌多伴随着言语欺凌(如散布谣言、说坏话等)的实施。

财务欺凌:欺凌者通过损毁被欺凌者的文具、衣物等物品达到欺凌对方的目的,或者是欺凌者通过向被欺凌者索要钱财达到获得优越感的目的。

也许有的同学会认为,这些只是同学之间开玩笑,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事实上,校园欺凌的危害是巨大的:

它会给被欺凌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被欺凌的同学可能会感到恐惧、焦虑、自卑,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严重者还会出现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它会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破坏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校园欺凌会制造紧张和恐惧的氛围,使同学们无法安心学习,也会破坏同学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使校园失去应有的和谐与美好。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视欺凌严重程度,欺凌者需承担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刑事法律责任等。

我们该如何预防欺凌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与人为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值得被尊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不嘲笑、不歧视、不欺负他人。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都能传递出我们的友好和善意。

其次,我们要勇敢地对校园欺凌说“不”!如果你遭遇了校园欺凌,不要害怕,要勇敢地告诉老师、家长或你信任的人,寻求他们的帮助。记住,你并不孤单,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不要因为害怕而选择沉默,你的勇敢站出来,不仅是在保护自己,也是在帮助其他可能受到欺凌的同学。

最后,我们要做校园和谐的维护者。当我们看到校园欺凌现象时,不能袖手旁观,要及时制止或向老师报告,共同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全。也许你的一个举动,就能阻止一场欺凌事件的发生,就能帮助一个同学免受伤害。

同学们,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维护它的和谐与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共拒校园欺凌 共建阳光校园,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安全、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