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网络管理评分制度

作者: 时间:2023-01-04 点击数:

陆渡小学参照太仓市课题网络管理制度,设计评分表进行每学期互评:

课题研究网络管理与评价细则

一、课题研究网络资料评分标准

资料类别

满分

上传材料说明

评分说明

自评

基础资料

20

研究方案

10

课题立项3个月之内,要求在校园网上传经组内论证确定的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研究设计、阶段规划、成果预设等内容。

在课题研究最初3个月内进行评分,总分20分。


学习资料

10

课题立项3个月之内,要求在校园网上传学习资料目录及重要的理论、实践学习内容。学习资料与研究主题相关。


活动资料

50

研讨活动

40

要求每月组织课题组研讨活动,并每月在校园网上传研讨主题、发言记录、研究课教案及专题评析、教学展示范围及听课人员情况、学术沙龙纪要、活动照片等活动资料。

每月有活动,

得4分,每年总分40分。


学期汇报

10

要求每学期进行学期总结,每学期在校园网上传学期汇报材料,主要包括学期研究工作总结、学期研究成果综述、下阶段计划等内容。

每学期5分,每年总分10分。学期末组织校际网络化交互检查。


成果资料

30

研究成果

10

要求动态地即时发布研究成果,在校园网上传科研论文、教育教学案例及评析、教育教学经验总结等。要求研究成果与研究主题相关。

每篇成果材料得1分,每月累计评分,不封顶。


成果鉴定

20

要求在申请网上结题鉴定的同时,在校园网上传成果鉴定基本资料,主要包括:

1.课题组成员及分工(主持人及至多6名核心成员);

2.成果简报(相关理性认识、主要实践经验、突出教育教学实效);

3.研究报告;

4.成果材料目录;

5.论文发表材料(要求刊物与课题同级,立项课题至少1篇,重点课题至少2篇;要求上传论文文字稿及发表刊物封面、目录、正文、封底或获奖证书图片)。

市教科院在授理结题申请同时进行核查,资料不全则不予鉴定。


二、课题研究工作等第评定标准

研究工作等第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网络资料成绩

90分及以上

75-89分

60-74分

60分以下

三、操作具体说明

1.课题研究资料上传时间以网络显示的发布时间为准。

2.对于在一个学期内没有按规定开展活动及发布资料的课题,作撤项处理,并予以网上公示。撤项课题主持人不得申报新的课题。

3.在课题立项3个月内,完成对各项课题网络发布基础资料的评分工作,分值直接计入课题总得分。

4.每月对活动资料中的“研讨活动”材料进行分数评定,每学期末组织校际网络化交互检查和学习,评定“学期汇报”分数。每年度活动资料成绩=研讨活动10个月累计成绩+学期汇报2次累计成绩。授理结题申请时,根据课题研究实际时间计算活动资料年平均分值计入课题总得分。

5.每月对研究成果以累计方式进行分数评定,评分不封顶,直接计入课题总得分。

6.授理课题结题申请时,核查成果鉴定资料,评定分值,直接计入课题总得分。成果鉴定资料不全则不予鉴定。

7.授理课题结题申请时,根据基础资料、活动资料、成果资料的总成绩,评定课题研究工作相应等第。“不合格”的课题不予结题。

8.课题研究工作获得“良好”及以上等第的课题有资格参加相关科研成果评奖。

9.在课题研究网络管理的过程中,各级课题管理部门要主动发现并跟踪了解课题研究典型,即时撰写成果简报,组织示范性成果的集中展示活动,推广经验成果。

10.市教科院要做好示范性课题的链接工作,使其进入“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网站公开展示,宣传表彰。

11.市教科院负责网上公示年度结题课题名录及课题撤项情况。

  太仓市规划课题研究网络管理评分表(2020年)

课题编号:        主持人:                  评委签名:                          

资料类别

满分

上传材料说明

评分说明


基础资料

20

研究方案

10

课题立项3个月之内,要求在校园网上传经组内论证确定的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研究设计、阶段规划、成果预设等内容。

在课题研究最初3个月内进行评分,总分20分。


学习资料

   10

课题立项3个月之内,要求在校园网上传学习资料目录及重要的理论、实践学习内容。学习资料与研究主题相关。


活动资料

50

研讨活动

 40

要求每月组织课题组研讨活动,并每月在校园网上传研讨主题、发言记录、研究课教案及专题评析、教学展示范围及听课人员情况、学术沙龙纪要、活动照片等活动资料。

每月有活动,

得4分,每年总分40分。


   学期汇报

   10

要求每学期进行学期总结,每学期在校园网上传学期汇报材料,主要包括学期研究工作总结、学期研究成果综述、下阶段计划等内容。

每学期5分,每年总分10分。学期末组织校际网络化交互检查。


成果资料

30

研究成果

10

要求动态地即时发布研究成果,在校园网上传科研论文、教育教学案例及评析、教育教学经验总结等。要求研究成果与研究主题相关。

每篇成果材料得1分,每月累计评分,不封顶。


成果鉴定

20

要求在申请网上结题鉴定的同时,在校园网上传成果鉴定基本资料,主要包括:

1.课题组成员及分工(主持人及至多6名核心成员);

2.成果简报(相关理性认识、主要实践经验、突出教育教学实效);

3.研究报告;

4.成果材料目录;

5.论文发表材料(要求刊物与课题同级,立项课题至少1篇,重点课题至少2篇;要求上传论文文字稿及发表刊物封面、目录、正文、封底或获奖证书图片)。

市教科院在授理结题申请同时进行核查,资料不全则不予鉴定。



主要整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