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课堂观察 再研课例设计——课题组5月例会

作者: 时间:2023-05-30 点击数:

2023年5月24日,课题组老师们集中会议室(1)召开了5月例会,教科室沈主任主持会议,主要进行两个议程:A.语文、英语学科交流课题研究课课堂观察反馈;B.研学、社团小组交流6月份研究课课例设计。

首先,语文课题研究课执教者苏欣佳老师和英语课题研究课执教者张瑜老师分别交流了语文和英语课堂观察情况。苏老师对课堂预设与实际生成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语文课堂观察小组肯定了苏老师逻辑清晰、目标明确的学习活动组织,建议提供多角度的下水文,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感受其中的建筑文化和人文价值,从而促进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英语课堂观察小组认为:张老师的课根据已有知识将城市文化对比学习,切入点自然,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了长三角文化的博大精深;口头、笔头、阅读理解等丰富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板书条理清晰,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支架,也打开了学生的习作思路。

 接着,倪婷婷老师交流了社团情景剧《相遇在太仓》的剧本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第一次见面不同方式的自我介绍和学说太仓方言故事情节中感受江浙沪皖地区多样的戏剧文化和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近、人文相亲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叶志麟老师交流了研学课例《爱上魔都——文化实践之旅》的设计思路,选取《武康路人文行走》、《山阴路上寻鲁迅》、《传奇大道南京路》引导学生在“知识建构”、“ 文化理解”、“ 专题学习”活动中,通过合作学习畅想未来太仓与上海的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对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展示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文和英语课题研究课的有效实践,打开了其他学科小组开展课例研究的思路,相信课题组老师们会进一步思考,找到适合课题主题和学科特点融合的研究课例内容,扎实推进课例研究,积累研究经验和研究资料。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

题目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小学地域文化融合课程建构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市规划立项

立项编号

2021LX0211903

出席

对象

王家元、陆静、沈燕、张瑜、倪佩芬、卢青、陈金玉等20名课题组成员

地点

腾讯会议

时间

2023524

研究

主题

开展课堂观察  再研课例设计——课题组5月例会

所要解决问题

A. 语文、英语学科交流课题研究课课堂观察反馈;

B.研学、社团小组交流6月份研究课课例设计。

研究

方法

讨论法  专家指导  







2023524日,课题组老师们集中会议室(1)召开了5月例会,教科室沈主任主持会议,主要进行两个议程:A.语文、英语学科交流课题研究课课堂观察反馈;B.研学、社团小组交流6月份研究课课例设计。

首先,语文课题研究课执教者苏欣佳老师和英语课题研究课执教者张瑜老师分别交流了语文和英语课堂观察情况。苏老师对课堂预设与实际生成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语文课堂观察小组肯定了苏老师逻辑清晰、目标明确的学习活动组织,建议提供多角度的下水文,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感受其中的建筑文化和人文价值,从而促进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英语课堂观察小组认为:张老师的课根据已有知识将城市文化对比学习,切入点自然,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了长三角文化的博大精深;口头、笔头、阅读理解等丰富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板书条理清晰,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支架,也打开了学生的习作思路。

接着,倪婷婷老师交流了社团情景剧《相遇在太仓》的剧本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第一次见面不同方式的自我介绍和学说太仓方言故事情节中感受江浙沪皖地区多样的戏剧文化和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近、人文相亲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叶志麟老师交流了研学课例《爱上魔都——文化实践之旅》的设计思路,选取《武康路人文行走》、《山阴路上寻鲁迅》、《传奇大道南京路》引导学生在“知识建构”、“ 文化理解”、“ 专题学习”活动中,通过合作学习畅想未来太仓与上海的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对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展示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文和英语课题研究课的有效实践,打开了其他学科小组开展课例研究的思路,相信课题组老师们会进一步思考,找到适合课题主题和学科特点融合的研究课例内容,扎实推进课例研究,积累研究经验和研究资料。

1. 明确了语文和英语研究课例以及观察量表设计的思路;

2. 明确了社团课例及研学课例设计的基本框架;

3.  明确了相关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物化

成果

语文和英语课例研究实录,社团情景剧剧本,研学课例方案